【題目】讀我國“西北地區略圖”,回答下列問題。
(1)西北地區呈東西方向條帶狀分布.因此,沿A→B→C的方向,降水逐漸。請你解釋原因。
(2)受海陸位置影響,西北地區氣候比較 , 因而農業生產方式主要以業為主,在水源條件較好的地區(如河西走廊等)還可以發展業。
(3)圖中甲城市為 , 乙城市為 . 連接兩城市的鐵路線是線,它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中重要的一段。
(4)C為我國最大的盆地盆地,盆地內有較為豐富的能源礦產:。
【答案】
(1)減少;我國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風的影響,夏季風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推進的過程中,隨著距海越來越遠,勢力越來越弱,因此降水也越來越少。
(2)干旱;畜牧;綠洲農業
(3)烏魯木齊;蘭州;蘭新
(4)塔里木;石油和天然氣
【解析】(1)我國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風的影響,夏季風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推進的過程中,隨著距海越來越遠,勢力越來越弱,因此降水也越來越少。(2)西北地區深居內陸距海遙遠,再加上重重山嶺的阻隔,海洋中的水汽難以深入,因此降水少,氣候干旱,不適宜種植業的發展,但能夠生長牧草,因此農業生產方式主要以畜牧業為主,種植業的發展離不開水源,因此在水源條件較好的地區(如河西走廊等)適宜發展綠洲農業。(3)據圖可知:甲城市為烏魯木齊。乙城市為蘭州,蘭新鐵路東起甘肅省蘭州市西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邊境城市阿拉山口市,是新疆通往中國內地的鐵路運輸干線,是構成中國西北地區鐵路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4)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國西北部的新疆,中國面積最大的內陸盆地。盆地處于天山山脈和昆侖山山脈、阿爾金山之間。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豐富的礦產資源是石油和天然氣,其著名油氣田是克拉瑪依油田和輪南氣田。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東半球海陸分布及經緯網示意圖”和“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1中B點的經緯度是 . B點位于A點的方向.
(2)圖1中A,B,C三點既沒有太陽直射也沒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是點.
(3)在圖2中的地軸上用箭頭標出地球自轉方向.(繪圖用2B鉛筆或簽字筆)
(4)當太陽直射在圖1中B點所在的緯線上時,地球公轉到圖2中的處附近.
(5)根據學過的地球運動知識并結合你的觀察可知,春分到夏至期間,我們這里的白晝在逐漸變(長或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北方地區圖”,回答問題。
(1)①海,A是高原,其主要的環境問題是嚴重,形成“溝壑縱橫”的地表形態。B是平原,這里的耕地類型是 , 糧食作物熟制是一年熟。
(2)北京所處的經緯度為 , 氣候特征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
(3)圖中甲、乙工業基地分別為京津唐工業基地和工業基地,兩地發展工業的共同有利條件是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甲、乙兩個工業基地相比,高新技術產業較發達的是 , 而兩地共同面對的環境問題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德州中考)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中國南海幅員遼闊,擁有300 km2的浩瀚海域,在南海散布著大小200多個島嶼礁灘,統稱為南海諸島。南海與南海諸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我國神圣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臺灣省、中國南海圖
(1)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島嶼:C ; 海峽:D 。
(2)隨著陸地自然資源日益匱乏,人地矛盾日益尖銳,海洋資源成為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后備資源。試列舉南海海域擁有的海洋資源種類(至少三種)。
(3)分析A河流汛期長的原因。
(4)珠江三角洲與B地區以 的方式進行合作。
(5)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神圣領土。據圖描述臺灣的海陸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位教授把我國四大區域命名為“綠色中國”“黃色中國”“銀色中國”和“金色中國”。讀圖回答問題。
(1)“綠色中國”對應的是地區。
(2)寫出區域分界上的三條主要山脈。
① ② ③
(3)青藏地區受地形的影響,自然環境特征是;西北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征是干旱,主要影響因素是。
(4)甲圖是我國四大高原中在高原最可能見到的人文景觀。
(5)我國傳統交通工具形成“南船北馬”地域特色的主要自然原因是:北方地區平原廣闊,地形平坦;而南方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