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人口增長曲線圖(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從圖中看出,舊中國在較長的歷史時期,由于戰爭、疫病等原因,死亡率 , 人口增長。
(2)新中國成立后,人口增長基本上呈線上升趨勢。
(3)人既是生產者,又是者,人口數量的增長應與的發展和、的條件相適應,為此我國政府把實行作為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控制人口 , 提高人口 , 具體要求是:、晚育、少生、。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地球公轉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
(1)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圍繞不停地公轉,公轉一周所用的時間是 , 公轉的方向是 。
(2)當地球運行到公轉軌道上的②處時,太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南回歸線、赤道)上,北半球正處于( 節氣 )。 此時被太陽直射的地區,其正午太陽高度升得最(高或低),正午影子長度是最(長或短),此時南極圈以內出現現象。
(3)若今天是11月28日,地球位于公轉軌道上的③—④之間,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比黑夜時間(長或短),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北半球、赤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經緯網”,可知:
(1)某地點(80°N,40°W ),這個地點應該是( )
A.圖中的B點
B.圖中的C點
C.圖中的A點
D.不在圖中
(2)B點位于A點的( )
A.東南方
B.東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部分區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1)波斯灣沿岸有豐富的石油資源,該資源屬于(可再生、非可再生)資源。
(2)印度半島南部洋,北靠世界最高大雄偉的山脈。
(3)觀察中南半島山脈、河流及城市分布狀況,可以看出中南半島的地形特點是 , 城市多沿分布。
(4)東南亞地區主要是熱帶雨林和熱帶季風氣候。請描述下圖的氣候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明明寒假期間去英國一所學校交流學習,他認真記下游學見聞。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內容不可能出現在明明的游學見聞中的是( )
A. B.
C.
D.
【2】英國緯度與我國東北地區相似,明明在英國期間雖然為冬季,但與我國東北地區冰天雪地的景象截然不同,當地綠草如茵,這體現出英國的氣候屬于(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兩極地區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我國北極黃河站(78°55°′N,11°56′E)位于南極中山站的方向是( )
A. 東南 B. 東北 C. 西南 D. 西北
【2】北極地區極晝范圍擴大期間,太陽直射點( )
A. 在北半球,向南移動 B. 在北半球,向北移動
C. 在南半球,向南移動 D. 在南半球,向北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球公轉軌道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地球公轉的周期是( )
A.一年
B.一月
C.一周
D.一天
(2)當地球運行到A處時,北半球的節氣為(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3)當地球運行到A處時,太陽直射( )
A.北回歸線
B.南回歸線
C.赤道
D.本初子午線
(4)當地球運行到B處時,啟東的晝夜長短的情況是( )
A.晝夜平分
B.晝長夜短
C.晝短夜長
D.無法判斷
(5)由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是( )
A.風、雨、陰、睛
B.四季變化
C.太陽東升西落
D.晝夜更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秦嶺是中國重要地理分界線,更是涵養八百里秦川的一道生態屏障。2018年7月以來,對秦嶺北麓西安境內違建別墅進行拆除,從全面拆除到全面復綠體現了“美麗中國”的建設。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秦嶺
A. 縱跨北半球中、低緯度地區
B. 主峰太白山位于山西省
C. 地跨隴、秦、鄂、豫等省
D. 位于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
【2】秦嶺全面復綠對“美麗中國”建設產生的深遠意義是
①保持水土 ②調節氣候 ③維護生物多樣性 ④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
【3】引漢濟渭工程
A. 輸水距離短,工程難度小
B. 有利于緩解渭河平原的用水緊張
C. 擴大了漢江的補給來源
D. 有助于加快漢江流域城市快速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區域地形剖面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以下小題。
【1】關于圖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甲處地形平坦,黑土廣布,適宜種植水稻、小麥等農作物
B. 乙處是我國南、北方地區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C. 丙處為松嫩平原,是我國甜菜的重要產區
D. 甲地區的年降水量比丁地區少,其主要的影響因素是緯度位置
【2】乙山脈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下列界線符合的是()
A. 干旱區與半干旱區分界線B. 黃土高原與黃淮海平原的分界線
C. 農耕區與畜牧區的分界線D. 中溫帶與暖溫帶分界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