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日本主要工業原料進口比例及主要產品占世界市場的百分比表”,回答下面小題。
【1】有關日本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棉花、銅礦石、木材完全需進口 B. 進口比例最小的是石油
C. 自然資源豐富,只需少量進口 D. 自然資源匱乏
【2】從日本主要產品占世界市場比例可以看出
A. 占世界市場比例最高的是錄像機 B. 工業產品主要供本國消費
C. 日本電子產品等較為發達 D. 工業產品全部用于出口
【3】日本的經濟特征是
A. 重工業發達,輕工業落后 B. 以生產初級產品為主
C. 農業發達,工業落后 D. 以進出口加工貿易為主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農業生產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續發展的是
A.①地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種植甘蔗
B.②地沿海利用灘涂發展海水養殖業
C.③地圍湖造田,擴大耕地面積
D.④地開墾草原,發展種植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從我國的地理位置來分析,為我國發展多種農作物生產提供的有利條件是( )
A.我國地形多種多樣,可因地制宜發展多種經營
B.我國地處北溫帶,氣候溫和多雨
C.土地資源豐富,土壤肥力高
D.南北跨越緯度近50度,氣候差異大,有利于種植多種農作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泰州市(119°38′24″E~120°32′20″E 、32°01′57″N~33°10′59″N)位于秦嶺—淮河一線以南。讀泰州位置示意圖,回答系列各題。
【1】泰州市位于亞歐大陸的
A. 北部 B. 西部 C. 南部 D. 東部
【2】泰州處于地球五帶中的
A. 熱帶 B. 南溫帶 C. 北寒帶 D. 北溫帶
【3】泰州市位于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
A. 北方地區 B. 南方地區 C. 西北地區 D. 青藏地區
【4】泰州市初夏常出現梅雨,梅雨的天氣特征主要表現為
A. 陰雨連綿 B. 狂風暴雨 C. 風沙飛揚 D. 大雪紛飛
【5】夏季的泰州
A. 晝夜平分 B. 晝短夜長 C. 晝長夜短 D. 有極晝現象
【6】泰州市的主要氣候類型是
A. 熱帶雨林氣候 B. 地中海氣候
C. 熱帶沙漠氣候 D. 亞熱帶季風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西北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西北地區的地形以平原、盆地為主 B. 西北地區最顯著的自然特征是干旱
C. 新疆地形“兩盆夾三山” D. 塔克拉瑪干沙漠位于準噶爾盆地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雷達二維平面定位的主要原理是:測量目標的兩個信息﹣﹣距離和角度,目標的表示方法為(γ,α),其中,γ表示目標與探測器的距離;α表示以正東為始邊,逆時針旋轉后的角度.如圖,雷達探測器顯示在點A,B,C處有目標出現,其中,目標A的位置表示為A(5,30°),目標B的位置表示為F(4,150°).用這種方法表示目標C的位置,正確的是( )
A.(﹣3,300°)
B.(3,60°)
C.(3,300°)
D.(﹣3,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撫養比是指人口中非勞動年齡人口數與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當總撫養比≤50%時稱為人口紅利期。下圖為我國沿海某省2000~2010年撫養比變化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該省開始進入人口紅利期的時間是( )
A. 2008~2010年 B. 2006~2008年 C. 2004~2006年 D. 2000~2002年
【2】該省( )
A. 人口出生率上升 B. 少兒撫養負擔加重
C. 出現了“用工荒” D. 養老保障負擔加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依據圖文信息,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l:2012年4月11日菲律賓海軍士兵持槍登上在我黃巖島海域作業的中國漁船,引發了南海對峙事件。
材料2:今年世界海洋目的主題是“海洋與可持續發展”。我省管轄的南海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千米,遼闊的海域蘊藏著豐富的油氣、漁業、礦產、鹽業和熱帶海洋旅游資源等;南海又是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戰略位置重要。
(1)海南島的河流流向是 , 可知其地勢特征是。
(2)海南實施“綠化寶島”行動,要求我們要更加保護好海南已設立的自然保護區。五指山自然保護區的位置是圖中的(填序號)。
(3)B是(國家)。南海諸島包括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群島。黃巖島屬于群島,在海南島的方向,是祖國神圣不可侵犯的領土。
(4)我國南海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我們堅決捍衛南海領土主權,保障國防安全。(提示:從南海資源、交通方面作答)
(5)為了海洋的可持續發展,你有什么好的建議?(答兩點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