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濕潤的平原地區 | B、河湖分布多的地區 | C、濕潤氣流的迎風坡 | D、濕潤氣流的背風坡 |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069
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長江沿海地帶圖
材料二 2006年5月20日,一個注定要被歷史銘記的時刻。在三峽建設者們和媒體的見證下,舉世矚目的三峽大壩澆完了最后一方混凝土,壩頂全線貫通達到185米設計高程。創造一百多項世界紀錄的2309.5米“世界第一壩”橫跨大江兩岸,斬斷巫山云雨!
材料三 由于長江上游地區毀林開荒,陡坡墾殖,生態環境的不斷破壞,長江暴發洪水災害越來越頻繁。長江三峽工程是解決中下游地區洪水威脅的一項關鍵措施,它建成可以防止荊江兩岸發生毀滅性的災害,還會使長江中下游的防洪能力大大提高。
(1)長江沿江地帶東起________,西至四川的________,東西綿延3000千米;南北寬度大致在長江兩岸100~200千米的范圍,是一個較為典型的“帶狀”區域。
(2)長江自西向東流經我國地勢的三個階梯,受地形和氣候的影響,是我國水能資源最豐富的一條河流,著名的長江三峽工程位于圖中的________(填字母),我國花巨資開發長江三峽工程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3)長江沿江地帶憑借便利的河運及相關產業,已形成以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四大城市為中心的城市密集區,它們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鋼鐵、石油化工、汽車、輕紡等工業基地沿江分布,構成了我國東西綿延的“________”的雛形。
(5)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長江沿岸是我國高度發達的________工業地帶。
(6)長江洪水危害最嚴重的地區是________;
你認為長江流域洪水災害頻繁發生,長江含沙量逐年增大的人為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認為可采取哪些治理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兩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下圖中的Ⅰ、Ⅱ、Ⅲ、Ⅳ分別代表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請仔細思考并完成4—7題。
4.Ⅱ區和Ⅲ區的分界線為秦嶺—淮河一線,有關其說法正確的是
①我國一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經過的地方
②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
③水田與旱地的分界線
④溫帶落葉闊葉林與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分界線
⑤400㎜年等降水量線經過的地方
⑥確定該界線的主導因素是季風的影響
A.①②③⑤ B.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⑥
5.山脈構成地形的骨架,有關圖中山脈表述錯誤的是
A.山脈B東西兩側的地形區分別是華北平原與內蒙古高原
B.山脈A是我國第一級階梯與第二級階梯的界山
C.長江深切山脈C,形成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
D.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珠穆朗瑪峰為世界最高峰
6.下面關于Ⅱ區的北京市敘述正確的是
A.我國的首都,位于華北平原的南部邊緣,北靠陰山
B.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國際交往中心
C.長城、故宮、頤和園、秦陵兵馬俑等名勝古跡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D.該地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屬溫帶季風氣候
7.下列關于Ⅰ區和Ⅳ區地理環境的描述,正確的是
A.Ⅳ區由于地勢高峻成為長江、黃河、珠江等大江大河的發源地
B.Ⅰ區東部水草豐茂,以生產三河馬、細毛羊等優良畜種而聞名
C.Ⅳ區農業生產主要分布在水源條件較好的綠洲地帶
D.受降水的影響,Ⅰ區的地表植被由東向西呈現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