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上,以___——___——___——___——___山為界把我國分為季風區和非季風區。
大興安嶺 陰山 賀蘭山 巴顏喀拉山 岡底斯山
【解析】
試題分析:在我國季風區,冬、夏風向有規律地更替著。夏季盛行來自海洋的偏南風,冬季勁吹來自亞洲大陸內部的偏北風。由于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西部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東部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夏季風發源于低緯海洋,主要是來自于東南部的太平洋,越往西北內陸,海拔越高,風力越弱,以致于到達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附近,夏季風再無法往西北推進,因此,將這些山脈作為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季風區主要是受夏季風影響明顯的區域。
考點:季風區和非季風的分界線
點評:該題沒有難度,主要是要求學生清楚,由于地形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夏季風的活動范圍受到限制,進而記住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2年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上2.2氣候多樣 季風顯著練習卷(帶解析) 題型:填空題
習慣上,以___——___——___——___——___山為界把我國分為季風區和非季風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年安徽長豐下塘實驗中學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讀圖回答(9分)
(1)圖甲代表是__季,圖乙代表是__季
(2)冬季風帶來的氣流F___,夏季風帶來的氣流F___習慣上,把受夏季風影響明顯的地區成為F___區。
(3)F___風能帶來豐富的水汽,形成了我國的雨季,因此降水主要集中在F___季,以大興安嶺— F___—賀蘭山—F___—岡底斯山為界,把我國劃分為季風區和非季風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3屆安徽長豐下塘實驗中學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讀圖回答(9分)
(1)圖甲代表是__季,圖乙代表是__季
(2)冬季風帶來的氣流F___,夏季風帶來的氣流F___習慣上,把受夏季風影響明顯的地區成為F___區。
(3)F___風能帶來豐富的水汽,形成了我國的雨季,因此降水主要集中在F___季,以大興安嶺— F___—賀蘭山—F___—岡底斯山為界,把我國劃分為季風區和非季風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