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世界人口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四個地區:① 洲的東部和南部、② 洲的西部、③ 洲和南美洲的東部等.
(2)將圖中A、B、C、D四地及所在的大洲填入表格相應位置.
字母 | 所在大洲 | 人口稀少的原因 | 字母 | 所在大洲 | 人口稀少的原因 |
濕熱的熱帶雨林 | 干旱的荒漠 | ||||
寒冷的極地 | 空氣稀薄的高原 |
(3)歐洲人口增長緩慢,很多國家甚至出現負增長,由此產生的人口問題有哪些?(寫出2點)
① ,② .
【答案】(1)亞;歐;北美;
(2)
字母 | 所在大洲 | 人口稀少的原因 | 字母 | 所在大洲 | 人口稀少的原因 |
D | 南美洲 | 濕熱的熱帶雨林 | C | 非洲 | 干旱的荒漠 |
A | 亞洲 | 寒冷的極地 | B | 亞洲 | 空氣稀薄的高原 |
(3)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
【解析】
試題分析: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勻,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狀況與地理環境有著密切聯系.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帶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區.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地帶是: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極地;空氣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熱帶雨林.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帶是: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因為這些地區自然條件優越,氣候溫暖濕潤,經濟發達,交通便利,對人口有極大的吸引力.
解:(1)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四個地區是:①亞洲的東部和南部、②歐洲的西部、③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等.
(2)讀圖可得,圖中A位于亞洲,該地是寒冷的極地,B位于亞洲,該地是空氣稀薄的高原,C位于非洲,該地是干旱的荒漠,D位于南美洲,該地是濕熱的熱帶雨林.
(3)人口增長過慢產生的問題有: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等.
故答案為:(1)亞;歐;北美;
(2)
字母 | 所在大洲 | 人口稀少的原因 | 字母 | 所在大洲 | 人口稀少的原因 |
D | 南美洲 | 濕熱的熱帶雨林 | C | 非洲 | 干旱的荒漠 |
A | 亞洲 | 寒冷的極地 | B | 亞洲 | 空氣稀薄的高原 |
(3)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黃河水系圖,回答問題:
(1)黃河是我國的第 長河,在山東省境內注入 海。
(2)圖中A處是黃河的支流 。F處是黃河的支流 。
黃河河段的劃分:上游源頭—( )中游—( )--下游。
(3)在黃河的下游河段,由于泥沙沉積,形成著名的“ ”河。泥沙主要來自中游的 高原。治理黃土高原的有效辦法有 ; 在下游河段治理黃河的措是: 。
(4)圖中C、D兩地是是指被譽為“塞上江南”的 平原和 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從圖中景觀可以看出,動物北極熊的主要生息地為( )
A.炎熱干燥的沙漠地帶 B.終年酷寒的北極地區
C.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 D.溫和濕潤的沿海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局部地區鐵路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寫出圖中鐵路線的名稱:① 鐵路,② 鐵路,③ 鐵路。
(2)重慶、武漢、南京、上海不僅鐵路交通便利,而且具有 運輸的優勢。
(3)圖中在建鐵路將采用以橋代路的方式。請問“以橋代路”的主要目的是 。
A.展現我國世界一流的鐵路修建技術水平
B.投資大,拉動我國的經濟增長
C.節約江漢平原的土地資源
D.防止環境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區名稱.
A 高原
B 高原:
F 盆地
I 平原
(2)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上的 山,流經青海、四川、內蒙古自治區、河南等9省區,在下游形成了世界上的著名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年9月3日,中國紀念反法西斯戰爭七十周年大閱兵,有來自俄羅斯、韓國等其他國家的政要參加,想要知道這些國家與中國的位置關系應查閱
A.世界水系圖 B.世界地形圖
C.世界氣候圖 D.世界政區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