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圖中______處能體會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該山峰與E的相對高度為______米,該山峰位于甲城鎮的______方向。
(2)圖中河流劃出的四條支流ABCD中,并不能發育形成河流的是______。
(3)寫出圖中字母H、F代表的地形名稱:H______F______;
(4)甲、乙兩村之間計劃修建公路,圖中①、②兩條線路中______更為合適,其理由是______。
(5)若甲乙兩城鎮的圖上距離為1.3厘米,則其實際距離為______米
(6)結合E點海拔高度考慮,該地最可能為五種陸地地形中的______。
【答案】Y 786 東北 B 鞍部 陡崖 ② 沿等高線修建,坡度較小, 1300 平原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地圖方向的辨認和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1)在等高線地形圈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為山頂,據圖可知,能夠體會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感覺的是該地形中海拔高度最高處的山頂Y,圖中E的海拔是100米,山頂Y的海拔是886米,所以Y與E的相對高度是886米—100米=786米,根據圖上的指向標,箭頭所指示的方向為北方,可知Y位于甲地的東北方向;
(2)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不能發育形成河流,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容易發育形成河流,據圖可知,ACD為山谷,B為山脊,所以B不能發育形成河流;
(3)據圖可知,H位于兩山頂頁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F為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4)甲、乙兩村之間計劃修建公路,圖中②線路更為合適;理由:線路坡度緩,工程難度小,行車安全;
(5)據圖可知,甲乙兩城鎮的圖上距離為1.3厘米,則其實際距離為1.3×100000=130000厘米=1300米;
(6)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山地海拔較高,峰巒起伏,坡度陡峻,一般海拔在500米以上;丘陵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起伏不大,坡度較緩,由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組成的地形.;高原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積廣大,地形開闊,周邊以明顯的陡坡為界,比較完整的大面積隆起地區稱為高原;盆地四周高(山地或高原)、中部低(平原或丘陵)的盆狀地形稱為盆地,海拔高度不定。據圖可知,E點的海拔為100米,所以為平原。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柳絮即柳樹的種子,上面有白色絨毛,隨風飛散如飄絮。每年四月氣溫回升開始,北方部分地區柳絮飄飛。下圖為柳絮飄飛景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南方柳絮飄飛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風力較小B.光照較多C.氣溫較高D.降水較多
【2】柳絮飄飛對當地造成的不利影響主要有( )
①誘發火災 ②影響出行安全
③引起呼吸道疾病 ④阻礙物種繁衍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3】一天中柳樹飄絮較多的時段最可能是()
A.清晨B.午后C.傍晚D.深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拉比對小華說:他的家鄉種有大面積的可可,其他農作物很少見,靠出售可可的錢換糧食。據拉比的介紹可推測拉比故鄉過去的經濟特點是( )
A.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
B.旅游業為主的經濟
C.單一商品經濟
D.制造業為主的商品經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下左圖是我國雙季稻產區圖。2018年,中國科學家在這一地區種植出了“巨型稻”(下右圖)。與傳統雙季稻相比,“巨型稻”具有高大、不易摧折、耐淹澇等突出特點。在水田里還可養魚和青蛙,利用蛙吃害蟲、魚糞肥田,形成互利共生的生態環境。
據圖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1】我國雙季稻產區的優勢自然條件是
①低緯地區為主,熱量足 ②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劢邓^豐沛,雨熱同期 ④地形 平坦,黑土肥沃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2】推廣“稻-魚-蛙”立體種養模式,主要目的是
A. 減少化學肥料,保護生態B. 增加自然濕地,發展旅游
C. 緩解當地水資源不足問題D. 豐富當地居民的飲食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等高線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A、B兩處,可能發育成河流的是_______。
(2)圖中C居民區位于D居民區的_______方向。
(3)假設該等高線圖的比例尺為1:50000,測得A點到D居民點的圖上距離為4厘米,那么它們兩者的實地距離是____千米。
(4)圖中EF的相對高度為 __________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