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比例尺,最大的一個是( )
A. 1:250000 B. 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250千米
C. 1:25000 D. 1:2500000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我國農業部發布了《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2003~2007》,在全國范圍內劃定了35個優勢區域,重點發展專用小麥、專用玉米、高油大豆、棉花、“雙低”油菜、“雙高”甘蔗、柑橘、蘋果、牛奶、牛羊肉、水產品等11種農產品。 我國是大豆的原產地,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產國和出口國。近年來,我國卻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導致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國產大豆缺乏競爭力,單產低,含油量低,生產成本高。
(1)通過以上材料的閱讀,你認為提高我國大豆國際競爭優勢的辦法可行的有(____)
A.加快選育優良高油大豆品種,推廣優良品種種植 B.實行高產模式栽培
C.專收、專儲,做好產銷銜接 D.重點建設高油大豆帶
讀“我國棉花和大豆兩大優勢農產品專業化生產地區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2)我國重點建設的高油大豆優勢產區主要分布在①_______平原,②_______平原,③______省中部,④_______平原,⑤內蒙古東四盟市。
(3)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產國和消費國,棉花的生產量占世界的25%左右。為適應紡織工業多元化發展的需要,優化品種和品質結構,近期,以發展市場上短缺的陸地長絨棉和中短絨棉的生產為主。圖中,我國棉花的優勢產區主要分布在A_____流域棉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個省;B______流域棉區;C____棉區。
(4)如下圖,我國受國際市場上沖擊最嚴重的農產品是( )
A.水果 B.水產品 C.糧棉 D.油料
(5)我國某些農產品受沖擊嚴重是由于( )
A.投入的農藥化肥、機械化設備過多,造成生產成本過高
B.農業科技投入較少,產品的質量較差,缺乏市場競爭力
C.投入的農業勞動力過多,造成生產成本過高,缺乏市場競爭力
D.人口多,購買力強,造成價格升高,缺乏市場競爭力
(6)今后應如何發展我國的農業?你有哪些好的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長江三角洲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 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 ②是我國農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③有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④ 礦產資源豐富是其工業發展的有利條件
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美洲探秘
北美洲和南美洲,以巴拿馬運河為界,總稱亞美利加洲,簡稱美洲。地理課上同學們組成若干地理小組, 開展對美洲的研究。左圖為美洲地形圖、右圖為美洲氣候類型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地理位置特點
(1)第一組同學分析了兩大洲位置特點:從緯度位置看,北美洲地跨寒、溫、熱三帶, 大部分地區位于五帶中的 帶,而南美洲 帶范圍廣;從海陸位置看,兩大洲均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 但北美洲北臨北冰洋,南美洲南隔德雷克海峽與 洲相望。
自然環境特點
下圖為第二組同學繪制的南北美洲地形簡圖。
(2)第二組同學通過繪制兩大洲地形簡圖,探究兩大洲地形特征及其對河流的影響。結合圖,將框圖中的內容填寫完整。
(3)第三組同學開展河流水文特征與地理環境關系的調查,分析河流結冰期和流量的差異及其主要影響因素。結合圖,將框圖中的內容填寫完整。
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關系
第四組同學探究了甲、乙兩條河流的航運能力和航運價值。下面是該小組的探究結論。
(4)從甲、乙兩條河流中任選其一,判斷該河流航運價值的高低,并說明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材料,回答下面小題:
未來幾天,將有一股冷空氣大規模地由北向南侵襲我國,造成大范圍降溫,部分地區降溫幅度超過10℃,給人們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而此次降溫對南方有的地區影響較小。
【1】這種冷空氣最有可能來自( )
A. 青藏高原 B. 蒙古、西伯利亞 C. 太平洋 D. 印度洋
【2】這種災害性天氣稱為( )
A. 臺風 B. 寒流 C. 寒潮 D. 龍卷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跨流域調水工程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跨流域調水工程的名稱:
B________,C________,E________。
(2)E工程由南向北依次經過的省級行政區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工程溝通的水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程建成后的主要效益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