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部分區域圖,回答問題。
(1)圖中河流A的名稱是 ,它是長江最長的支流。B 是我國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壩址位于湖北省;它的主要功能是 、發電、養殖、供水等。
(2)長江航運便利,水運發達,有“黃金水道”之稱,具備的條件是 (至少兩點 )
(3)近年來長江含沙量不斷增多,有變成第二條“黃河”的趨勢,請你分析原因并提出解決的措施。
(4)南京市王林同學要乘火車到濟南游玩,請你寫出他所經過的鐵路干線名稱 。
(5)去濟南的旅途中,看到如下現象:南京市的櫻花已經開放,濟南市的櫻花剛剛看到花蕾。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是 。
【答案】(1)漢江 三峽水利樞紐 防洪
(2)通航里程長,終年不凍,水量豐富(意思相近即可,至少兩點 )
(3)長江上游植被破壞嚴重;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還草等
(4)京滬線
(5)南京比緯度低,氣溫高,開花早;濟南緯度高,氣溫低,開花晚。
【解析】
(1)圖中河流A是長江最長的支流-漢江,B是我國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水利樞紐,主要功能是防 洪、發電、養殖、供水等。
(2)長江因為干支流的通航里程長,宜賓以下終年不凍,水量豐富,航運價值高,有“黃金水道”稱號。
(3)近些年來長江的含沙量增加,是因為長江上游植被破壞嚴重;要采取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還草等措施解決這一問題。
(4)南京的同學要坐火車到濟南玩,乘坐的鐵路干線是連接北京和上海的京滬線。
(5)由于南京的緯度比濟南更低,氣溫更高,開花時間更早;濟南緯度高,氣溫低,開花晚。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東南亞圖,回答問題
(1)東南亞地處 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 洋之間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2)東南亞由中南半島和 群島兩大部分組成.
(3) 海峽位于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溝通_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被日本人譽為“海上生命線”。
(4)把相應的國家字填入橫線上。
被譽為“花園城市”的是 ,東南亞唯一的內陸國是 。
(5)中南半島上山脈、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 ,縱列分布的特點,中南半島的大城市主要分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點中,位于北半球,東半球、中緯度的是( )
A.170°E,20°N
B.120°E,40°N
C.10°W,70°S
D.90°W,10°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敘述中與我國地勢無關的是( )
A.許多大河滾滾向東流入太平洋
B.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C.便于海上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降水
D.在階梯的交界處水能資源豐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香港與祖國內地的經濟合作優勢互補,互惠互利,香港具有的優勢是( )
A. 低廉的地價 B. 廉價的勞動力
C. 豐富的自然資源 D. 資金、技術、管理經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詩句中,描寫氣候的是( )
A.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B.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
C.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D.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把A—F各內容,按因果關系填入下面的框圖中。
亞洲眾多的人口,對資源和環境產生了沉重的壓力。人口增長了,要求生產更多的糧食。為了滿足人口最基本的糧食需求,亞洲的一些國家,一方面在山坡和干旱地帶墾荒種糧,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另一方面,在土地上連續耕種,使土地得不到休耕,土壤肥力逐漸下降。結果,糧食的產量下降。然而為了生存,人們又進一步墾殖,形成惡性循環。
A.要求糧食生產 B.開墾坡地和干旱地帶
C.糧食產量下降 D. 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嚴重
E.惡性循環 F. 土壤肥力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農牧交錯帶是生態系統較為脆弱的地區。讀“我國農牧交錯帶分布范圍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措施能有效防治a地區沙塵暴的是( )
A. 加強天氣預報 B. 全面種草,發展畜牧業
C. 發展耐旱農作物 D. 改變農業生產結構
【2】b地區生態環境易遭到破壞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位于板塊交界地帶,多地震 ②毀林開荒,粗放耕作 ③人口增長速度過快 ④處于西南季風區,降水多且雨季集中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據圖判斷,農牧交錯帶大致與 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吻合。( )
A. 200 B. 400 C. 800 D. 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