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是日本山地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日本下列地理現象與其地形特征密切相關的是
A. 礦產資源貧乏
B. 水能資源較豐富
C. 東北部沿海形成大漁場
D. 北部櫻花開花時間比南部遲
【2】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其地處
A. 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B. 美洲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
C. 美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D. 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
【3】日本耕地面積小,但目前稻米產量卻能基本自給,其主要原因是
A. 人口密度小,糧食需求量少
B. 位于季風氣候區,有利于水稻生長
C. 圍海造陸,人均占有耕地面積大大提高
D. 重視生物技術和水利發展,單位面積產量高
【4】新溺冬季海風強勁,多暴雪,有“雪國”之稱。新渴冬季降水較多的主要原因是
A. 冷暖空氣在此相遇產生鋒面雨 B. 濕潤空氣受熱膨脹上升產生對流雨
C. 多臺風天氣,帶來充沛的降水 D. 地處冬季風的迎風坡,地形雨較多
【5】日本經濟對外依賴性很強,這是因為
A. 資源貧乏,國內市場狹小 B. 多火山地震,需要外國的幫助
C. 經濟和技術水平低 D. 具有東西方兼容的文化
【答案】
【1】B
【2】D
【3】D
【4】D
【5】A
【解析】日本是位于西北太平洋的島國,位于亞洲東部,是一個資源缺乏,但經濟發達的國家,利用其本國多優良港灣、便于運輸原料和產品的優勢,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
【1】日本是位于西北太平洋上的一個島國,主要是由四大島嶼組成,是一個面積狹小的國家,地形以山地為主,這種地形導致日本的河流水流速度快,水能豐富,山地為主的地形與礦產資源、大漁場的形成和櫻花的開放時間無關,故選B。
【2】日本由于處于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之間的擠壓碰撞處,地殼活動頻繁,多火山地震災害,故選D。
【3】日本耕面積小,但水稻基本能實現自給,主要是由于日本科技發達,農業生產力水平高,單位面積產量高,故選D。
【4】由圖可知,新渴位于日本的西海岸,由于日本中部以山地為主,新渴地處冬季風的迎風坡,地形雨較多,冬季降雪豐富,故選D。
【5】日本經濟對外依賴性很強,這是因為日本本國資源十分貧乏,國內市場狹小,嚴重依賴從海外進口原料,進行加工后,將工業產品出口到世界各地,故選A。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疆域圖,完成下列各題。
(1)鄰國①是世界最大內陸國;隔海相望國家②。
(2)河流③ , 因其水能資源豐富,有“”之稱。
(3)我國最大島嶼④。
(4)暑假即將來臨,家住北京市的劉梅和媽媽打算來我們的家鄉通遼游玩,請你幫助劉梅解決下面幾個問題:
①通遼市位于北京市方向。
②請同學們依據比例尺計算出:北京到通遼市的實際距離為千米。
③選擇北京至通遼合適的鐵路線。
④通遼市有哪些旅游景點(至少例舉兩處)。
⑤最后請你為劉梅同學介紹我們家鄉通遼市的自然環境和令你自豪的工礦企業。
氣候類型。
地形特點。
大型企業(寫出1個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東北地區的中學生寒假時間很長,主要原因是( )
A.學生喜歡放長假
B.寒假時間長是為了充分休息,有利于身體健康
C.東北地區緯度較高,冬季寒冷而漫長
D.當地政府規定的,為了讓學生好好過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香港地區與祖國內地一直保持密切的經濟聯系,回答下列各題。
【1】改革開放初期,香港地區與其鄰近的( )地區形成了“前店后廠”的地域分工與合作模式。
A. 長江三角洲 B. 臺灣 C. 珠江三角洲 D. 福建省
【2】圖示A箭頭最可能表示從香港輸入祖國內地的:
A. 能源 B. 日常生活消費品 C. 廉價勞動力 D. 技術和管理經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我國自然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A.礦產資源總量豐富,但種類不齊全
B.資源總量大,人均占有量小
C.對資源的開發利用成績顯著,沒有浪費
D.我國自然資源狀況十分樂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南水北調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解決長江流域的洪澇災害問題
B.連通長江、淮、黃、海河四大水系發展航運
C.利用流域間的落差發電
D.緩解北方地區水資源不足的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的草地多分布在
A.西北干旱、半干旱的高原、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區
B.東北、西南交通不便的深山區和邊疆地區
C.山地、丘陵和比較崎嶇的高原
D.東部季風區的丘陵和盆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內容。
(1)A地區的植被類型為 , B地區的植被類型為。
(2)造成A、B兩地區植被類型差異的主導因素是 , 由于這一因素的影響,導致A地區河流水文特征上有現象的發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