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臺灣海峽兩岸地區”略圖,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圖中A點的經緯度: .
(2)填寫地理事物名稱:
海洋:B , 海峽:C ,
城市:D , E , 省區:F .
(3)臺灣島最高峰G是 , 它的海拔是3952米,當H地的氣溫為30℃時,G山頂的氣溫大約是℃.
(4)臺灣島地處板塊和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
(5)根據所學知識分析,臺灣經濟發展的特點是: .
A.以農業為主的經濟
B.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經濟
C.以重工業為主的經濟
D.“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
【答案】
(1)122°E,25°N
(2)太平洋;臺灣海峽;臺北;高雄;福建省
(3)玉山;6.45
(4)亞歐;太平洋
(5)D
【解析】解:讀圖可知,(1)圖中A點的經緯度:122°E,25°N;(2)B是太平洋,C是 臺灣海峽,D是 臺北,E是 高雄,F是 福建省;(3)臺灣島最高峰G是 玉山,它的海拔是3952米,當H地的氣溫為30℃時,G山頂的氣溫大約是30﹣3925÷100×6≈6.45℃;(4)臺灣島地處 亞歐板塊和 太平洋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5)臺灣經濟發展的特點是“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所以答案是:(1)122°E,25°N;(2)太平洋;臺灣海峽;臺北;高雄;福建省;(3)玉山;6.45;(4)亞歐;太平洋;(5)D.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水資源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從圖中看出,我國水資源的空間分布特點是:;為解決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問題,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2)我國水資源在季節分布上的特是:;產生的原因是: .
(3)在我國少水帶地區,農業生產適宜發展業.
(4)從圖中可以看出,章丘市處于我國的帶內;為緩解我市的缺水問題,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至少兩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大地理分區示意圖,回答下題
(1)下列關于④區自然景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雪山連綿,冰川廣布
B.降水稀少,沙漠眾多
C.河網密布,水運安達
D.地勢坦蕩,土壤肥沃
(2)圖中③所在地積極發展特色農業的主要自然優勢是( )
A.灌溉便利
B.土壤肥沃
C.熱量豐富
D.光照強,日溫差大
(3)有關圖中①、②區域分界線的地理意義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暖溫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
B.濕潤地區與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
C.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D.一月0℃等溫線經過此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地區圖,回答:
(1)圖中A為海,是我國面積最大、平均水深最深的海洋.
(2)有“東方甜島”之稱的是 (填字母).
(3)C省著名的工業基地是工業基地,該工業基地利用靠近地區和澳門地區的優勢,吸引外資,著重發展了以出口為主的經濟.現在已經成為世界重要的工業品生產出口基地,主要產業部門不包括 .
A、紡織和服裝制造業 B、電子及通訊設備制造業
C、玩具制造業 D、煤炭及能源產業
(4)D省區的主要少數民族是 .
(5)F省的簡稱是 . 它和江西省的分界線是山脈.
(6)島嶼E與大陸之間的著名海峽是海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完成下列問題:
(1)我們的家鄉達州位于圖中四大地理區域ABCD的地區(填字母).
(2)A地區和D地區的分界線是G (山脈)和 F(河流).
(3)區域C的主要自然特征是 , 區域B的主要自然特征是 .
(4)區域C的降水量自東向西的變化規律是 . 其植被由東向西的景觀變化是森林草原﹣﹣溫帶草原﹣﹣﹣﹣荒漠.
(5)地勢最高的區域是(填字母),它有“世界屋脊”之稱.
(6)區域A和區域D主要糧食作物分別是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學校研究性學習小組搜集了以下圖文資料,來探究影響氣候的部分因素。請你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1 一個地方的氣候狀況主要由當地的氣溫和降水來決定,其形成與多種因素有關。
材料2 圖甲、圖乙、圖丙
觀察探究:
(1)圖甲中A、B兩地單位面積獲得太陽光熱較多的是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乙中自西向東氣溫年較差逐漸_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丙中安第斯山脈南段東西兩側景觀明顯不同,如西側的A地為茂密的森林,東側的B地為草原或荒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對空氣運動的阻擋作用,使山脈東西兩側水分和氣溫狀況產生差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