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1)讀下面兩段材料 ,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6分)
材料一:1975年,我國科學考察登山隊在喜馬拉雅山區的巖石中發現了含有魚、海藻、海螺等生物化石。
材料二:近年來,人們發現在臺灣海峽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著古代森林的遺跡。
兩段材料說明了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別說明地表形態如何變化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預言:幾千年后,紅海將擴大,地中海將消失。試用大陸漂移和板塊運動的學說來解釋這種現象。
【答案】
(1)兩段材料說明今天的地表形態都是經過漫長的歷史時期不斷演變而成的,地形在不斷地變化著。材料一說明海陸變遷中由海洋變為陸地 ;材料二說明海陸變遷中由陸地變為海洋。
(2)由于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和非洲板塊都在不斷地運動,使得亞洲和非洲的之間距離在不斷擴大,歐洲和非洲的距離在不斷地縮小。 因此,紅海在不斷擴張,將會成為新的大洋;地中海在不斷縮小,將會逐漸消失。
【解析】
試題分析:
(1)地球表面形態處于永不停息的運動與變化之中.因為各種變化往往需要經歷漫長的時間,所以在短期內大多不易被人們察覺.科學考察發現,我國喜馬拉雅山地區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證明這里曾經是一片海洋,后來由于地殼隆起并抬升成為高山。近年來,人們發現在臺灣海峽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著古代森林的遺跡,證明這里曾經是陸地。
(2)從世界板塊運動圖中看出,地中海位于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交界處,兩大板塊不斷擠壓,使地中海在不斷縮小,因此有人預言,幾千萬年后地中海將消失。紅海位于印度洋板塊與非洲板塊交界處,兩大板塊不斷拉伸,紅海在不斷擴張,因此有人預言,幾千萬年后,紅海將成為新的大洋。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果沿北回歸線從東向西穿越亞洲,所經過地區的氣候類型依次為( )
A.熱帶季風氣候、熱帶雨林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B.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C.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D.地中海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