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聚落是人類的聚居地,聚落的建筑風格與當地自然環境密切相關.完成下題.
【1】一般來說,城市聚落比鄉村( )
A. 規模小B. 建筑物小C. 道路稀少D. 建筑物密集
【2】下列地區與民居的搭配正確的是:( )
A. 內蒙古地區﹣﹣竹樓B. 中國黃土高原﹣﹣窯洞
C. 西雙版納地區﹣﹣冰屋D. 北極地區﹣﹣蒙古包
【答案】
【1】D
【2】B
【解析】
人們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從規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萬的巨型都市,小到只有幾十個人的村莊,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村,它們具有不同的景觀特色。
【1】城市聚落規模較大,道路密集,居住相對擁擠,在大城市里,由于用地緊張,建筑物密集,建造了許多高層住宅,這樣可以提高城市空間的利用率。鄉村居民的居住地相對分散,規模比較小的居民點叫做村莊,規模比較大的居民點叫做集鎮。鄉村的房屋一般都不很高,但經濟實用,鄉村的外圍通常分布有大片的農田。故選D。
【2】內蒙古地區主要的傳統民居是蒙古包,黃土高原地區的傳統民居是窯洞,西雙版納地區的傳統民居是竹樓,北極地區的傳統民居是冰屋。故選B。
考查世界不同地區的民居。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我國降水的分布規律是______,圖中能夠反映這一分布規律的是_____。(寫字母號)
(2)一個地區氣候的干濕狀況是依據該地區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對比關系而劃分的。圖中③線路經過的干濕地區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冬季時,我國氣溫沿著①線路的變化規律是__________,沿著④線路的變化規律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特色文化深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完成下列各題。
【1】我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 )
A. 西南、西北和東北 B. 東南、西北和東北
C. 西南、東南和東北 D. 東南、西北和西南
【2】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數量最多的是( )
A. 藏族 B. 壯族 C. 維吾爾族 D. 回族
【3】以下少數民族傳統服飾最能適應溫差大、氣溫低的高原環境的是( )
A. 朝鮮族 B. 藏族 C. 壯族 D. 傣族
【4】有關我國人口與民族的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
A. 黑河——騰沖一線是我國的人口分界線
B. 我國人口的分布特點是“東部多、西部少”
C. 我國有56個民族,其中壯族是我國人數最多的民族
D. “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是我國各民族的分布基本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到2050年我國將要實現的發展目標是( )。
A.進入高度發達國家的行列
B.進入中等發達國家的行列
C.成為發展中國家排頭兵
D.城市化水平達到百分之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1】圖中a箭頭方向,沒有穿過的溫度帶是( )
A.熱帶 B.亞熱帶 C.暖溫帶 D.寒溫帶
【2】沿圖中b箭頭方向,符合我國自然環境要素變化規律的是( )
A.氣溫年較差變小 B.降水量減少
C.夏季風增強 D.臺風影響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讀圖可知,從北極上空看,地球自轉的方向是________(順或逆)時針,公轉周期是________。
(2)當地球繞日公轉至甲位置時,北京的晝夜長短情況是________,此時為________(日期),北極地區出現________(極晝或極夜)現象,這一天過后,太陽直射點向________方向移動。
(3)如圖太陽能熱水器是一種利用太陽輻射的環保電器,一般安裝在屋頂以便更好地集熱,北京安裝熱水器,一般集熱管總體朝向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滬昆線”起點上海,終點昆明,包括我們學過的滬杭、浙贛、湘黔、貴昆鐵路。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上海到蘭州走便捷的線路,依次經過的鐵路干線是( )
A. 京滬線、隴海線 B. 滬昆、成昆、寶成、隴海
C. 滬昆線、京廣線、隴海線 D. 京滬線、京包線、包蘭線
【2】甲、乙、丙三地交通樞紐名稱分別是( )
A. 徐州、鄭州、南昌 B. 連云港、洛陽、南昌
C. 連云港、株洲、鄭州 D. 寶雞、焦作、柳州
【3】圖中能直接溝通中國東部和西部地區的鐵路干線有( )
A. 隴海線、滬昆線 B. 京廣線、寶成線、成昆線
C. 隴海線、京包線 D. 滬昆線、青藏鐵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