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珠江三角洲區域略圖,回答下列問題:
(1) 填寫圖中序號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① (城市)② (經濟特區)
④ 島, ⑥ (鐵路線),⑦ 海。
(2)改革開放以來,珠江三角洲區域通過引進資金、技術、設備與管理模式,該區域的 得到迅猛發展。
(3)香港和澳門分別位于 江的東、西兩側,與 (省級行政區域)相鄰。
(4) 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港,它的主導產業是 。 香港于 年回歸祖國。
【答案】(1)廣州;深圳;香港;京九線;南;
(2)外向型經濟;
(3)珠;廣東省;
(4)對外貿易;1997.
【解析】試題分析:珠江三角洲位于廣東省的東南部,毗鄰港澳,與東南亞地區隔海相望,被稱為我國的“南大門”,該地區依靠優越的地理位置、政策的優惠及人文因素的優勢,重點發展了外向型經濟,珠江三角洲和香港的關系非常密切,其合作形式以“前店后廠”為基本模式.
解:(1)從圖中看出,①是廣東省的行政中心廣州市,②是經濟特區深圳,③是經濟特區珠海,④是香港島,⑥是從北京到香港九龍的京九線,⑦是南海;
(2)珠江三角洲地區人口眾多,勞動力豐富,與東南亞隔海相望,緊鄰香港、澳門,地理位置優越,便于引進大量資金、技術、設備與管理模式,該區域的外向型經濟得到迅猛發展;
(3)從圖中看出,香港和澳門分別位于珠江口的東、西兩側,與廣東省相鄰;
(4)香港位于珠江口的東側,香港島和九龍半島之間的水域,維多利亞港是世界上最優良的天然海港之一,對外貿易是本地經濟的主導產業,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歸祖國.
故答案為:(1)廣州;深圳;香港;京九線;南;(2)外向型經濟;(3)珠;廣東省;(4)對外貿易;1997.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非洲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地形區A是 ,屬于 氣候。
(2)地形區F ,號稱“ ”非洲地勢特點是 。
(3)非洲大陸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氣候。氣候類型分布特點是 。
(4)非洲南端好望角屬于 氣候,7月份該地 氣候特點是 。
(5)都在赤道附近,C地比A地氣溫低,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2“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完成下列要求.
(1)20元人民幣上的景觀,分布在圖2中 (填數字)區域,50元人民幣上的景觀,分布在圖中 (填數字)區域;
(2)圖2中①是我國的 地區,該區域內主要的耕地類型屬于
(3)④區域主要的自然特征是 ,造成①、③區域自然特征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因素;圖2中①、②區域的分界線是 一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和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分別于2016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開幕。并于3月15目結束。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2016年3月在北京召開“兩會”即人大會議和政協會議,說明北京是我國的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國際交往中心
D.工業中心
【2】觀察下面四幅建筑物圖片,位于北京的建筑物是
【3】下列關于北京城市建設的敘述,錯誤的是
A.以舊城為中心向四周擴展,建設一批新區和衛星城
B.城市綠地和水網不斷發展
C.傳統建筑已被現代建筑所代替,古城風貌己不復存在
D.快速道路系統的建設,極大提高了北京的交通快捷性
【4】北京應重點發展的工業部門是
A.鋼鐵工業
B.化學工業
C.煤炭工業
D.高新技術工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臺灣省地圖”完成下列各題: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B 海峽,D 洋,F (河流),G 島.
(2)臺灣島地形以 為主;最高峰C是 ,它是中國東部最高峰;平原多分布在臺灣島 .
(3)圖中數字②代表的城市名稱是 .
(4)臺灣是地震多發地區,原因是臺灣地處 板塊和 板塊的交界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山東省濟南市2015年中考地理試題)解析區域
區域性是地理學的特征之一,不同尺度的區域在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綜合影響下,逐步形成了各自獨特的區域特征.如圖為黃河流域局部示意圖.根據圖中信息回答16~18題.
【1】圖中位于地勢階梯分界線上的山脈有( )
A.①和④
B.②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
【2】圖中b地區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有( )
①土質疏松②缺少植被保護③夏季多暴雨④人類活動破壞地表.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關于圖中各地區的描述,正確的是( )
A.a地區為地上河,應加高加固堤壩
B.b地區利用黃土直立性特點,開鑿窯洞作為居所
C.c地區地勢平坦,修建了多座水電站
D.d地區土地荒漠化嚴重,應加強生態環境建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