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美國記者斯諾《西行漫記》中對我國某地形區有一段描述“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隊的猛犸,有的像滾圓的大饅頭,有的像被巨手撕裂的崗巒,上面還留著粗暴的指痕……”。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所在地形區為 , 是中國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之一,地表形態表現為。
(2)該地形區地理位置比較特殊,在地形、氣候、植被以及農業生產等方面均表現出明顯的過渡性。期中在農業生產方面表現為。
(3)該地形區所在地是我國西電東送工程的重要能源輸出地,主要能源種類是。
(4)圖示地區中我國第二長河下游河道的特點是 , 此河段初冬初春季節會出現現象。
【答案】
(1)黃土高原;千溝萬壑、支離破碎(溝壑縱橫)
(2)從農耕區向牧區過渡
(3)煤炭
(4)地上河(懸河);凌汛
【解析】(1)圖中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十分脆弱。黃土結構疏松,裂隙較多,缺乏植被保護,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間,容易遭受侵蝕。由于長期的流水侵蝕和搬運,黃土高原呈現出如今溝壑縱橫的地表形態。(2)黃土高原處于季風與非季風區的交界處,地理位置比較特殊,在地形、氣候、植被以及農業生產等方面均表現出明顯的過渡性。其中在農業生產方面表現為從農耕區向牧區過渡。(3)黃土高原煤炭資源豐富,山西省和陜西省是我國的煤炭大省,是我國西電東送工程的重要能源輸出地。(4)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嚴重,河流泥沙大增,下游在華北平原上,河床寬坦,水流緩慢,泥沙大量淤積,使河床抬高,成為舉世聞名的地上河。同時下游是從低緯度流向高緯度的,初冬初春季節會出現凌汛現象。
故答案為:(1)黃土高原;溝壑縱橫;(2)從農耕區向牧區過渡;(3)煤炭;(4)地上河;凌汛。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日本簡圖,完成下列各題。
(1)對日本地理環境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是太平洋西岸的群島國家
B.平原多,山地面積狹小
C.主要以溫帶季風和熱帶季風氣候為主
D.位于板塊交界處,多火山、地震
(2)對日本工農業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山區礦產資源豐富,能滿足工業需求
B.國內市場狹小,工業產品以出口為主
C.工業發達,農業生產技術落后
D.工業分布比較均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東半球海陸分布及經緯網示意圖”和“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左圖中B點的經緯度是 , B點位于A點的方向。
(2)左圖中A,B,C三點既沒有太陽直射也沒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是點。
(3)在右圖中的地軸上用箭頭標出地球自轉方向。
(4)當太陽直射在左圖中B點所在的緯線上時,地球公轉到右圖中的處附近。
(5)根據學過的地球運動知識并結合你的觀察可知,春分到夏至期間,我們這里的白晝在逐漸變(長或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代表景觀。據此回答問題。
(1)春天,在山東省的平原地區,常見的景觀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關于四大地理區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甲區域自東向西降水逐漸減少,自然景觀變化規律是: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B.乙區域種植的主要糖料作物是甘蔗
C.丙區域雪山連綿,主要特征是高寒
D.丁區域優勢能源是煤炭和石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左圖示意某區等高線地形、右圖示意李村氣候資料,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地形部位名稱:甲是_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__。
(2)李村所在地海拔為150米,某日正午氣溫為30℃,此時理論上山頂丙的氣溫為______℃。
(3)圖示陰影區域的地形類型是____,地勢特點為_______。受地形、地勢的影響,河流呈_____狀分布。
(4)據圖分析A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