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詩句中的地理現象解釋錯誤的是( )
A.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這里的春風是指西北季風
B.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氣溫隨地勢的升高而降低
C.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天氣變化現象的描述
D.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我國西部多山地,東部臨海,西高東低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文資料,回答下例問題。
村料一:中國糧食室全存在諸多隱憂。其一,城鎮化加速糧食危機,城鎮化過程必然占用大量耕地,這無疑會威脅糧食安全,政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城鎮化進程開始加速,尤其是南方地區,工業化、城鎮化速度比北方快很多,大量耕地被占用。到2015年未我國城市建成區面積增長13.3%,其二,糧食缺口日趨嚴重。2003﹣2017年,中國一邊是糧食連續增產,一邊是進口量不斷攀升。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2017年我國糧食進口總量創歷史新高。其三,務農人員不斷減少,耕地荒廢嚴重,2004﹣2015年,中國外出農民工數量呈直線上升,大量的青壯年勞動力放棄農業生產,加劇了糧食供需的不平衡,其四,日益嚴重的生態環境危機、在工業區及城市郊區,水污染驚人;農民大量使用化肥、農藥、除草劑,導致水污染和土地污染;植被破壞導致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惡化。
材料二;東北地區農業生產條件地域差異顯著,農業生產的地域性突出、根據農業生產自然條件的差異及農業生產方式的不同,東北地區可劃分為三大農業生產區域:耕作農業區、林業區、畜牧業區、東北平原己成為中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
材料三:“東北地區地形圖”“東北地區三大農業生產區域分布圖”“我國東北地區三江平原20世紀50年代至2000年土地資源利用類型變化情況圖”。
(1)結合材料一,談談目前中國糧食安全存在的隱憂有哪些?
(2)相關部門預測:未來東北平原在我國糧食生產中的地位會持續上升。結合材料一說出上述預測的依據是什么?
(3)連線題:結合材料二及圖上左,將上右圖中的甲、乙、丙三個區域與應該布局的農業生產部門用直線連接起來。
甲 林業區
乙 牧業區
丙 耕作農業區
(4)讀下左圖,我國東北地區的三江平原20世紀50年代至2000年過程中,土地利用類型最顯著的變化是: 面積增加了, 面積減少了。這種變化對當地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中國耕地面積變化圖,完成下面小題。
【1】我國耕地面積變化的趨勢是( )
A. 面積不變B. 減少速度由快變慢
C. 減少速度加快D. 面積不斷擴大
【2】我國在土地資源利用和保護方面的基本國策是( )
A.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B. 合理開發,使之永續利用
C. 占多少、墾多少
D.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時,港珠澳跨海大橋正式通車,屆時駕車從香港到珠海、澳門僅需30分鐘。結合文字材料和圖,完成下面小題。
【1】廣東省的行政中心是
A. 珠海B. 廣州C. 濟南D. 廈門
【2】港珠澳跨海大橋瀕臨
A. 渤海B. 黃海C. 東海D. 南海
【3】港珠澳大橋建設過程中容易遭受的自然災害是
A. 臺風B. 寒潮C. 滑坡D. 泥石流
【4】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有利于促進 工業基地的發展。
A. 遼中南B. 京津唐C. 長江三角洲D. 珠江三角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當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7%,即進入老年型社會。圖1示意中國65歲以上人口占比,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中國進入老年型社會的年份是
A. 1990B. 1995C. 2000D. 2005
【2】為緩解中國人口老齡化,政府提出的措施有
A. 提高人口素質B. 取消計劃生育政策
C. 加快城市化進程D. “全面二孩"政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我國自然資源分布敘述正確的是( )
A.耕地分布在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以西的高原、山地
B.草地分布在東部季風區內的平原地區
C.我國的水資源南多北少,東多西少
D.我國的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東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