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圖文資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下圖為我國大豆集中分布區圖。
材料二:我國是大豆的原產地,但長期以來,大豆高度依賴進口。其原因是:美國、巴西等國家采用規模化、機械化作業,生產成本低,中國大豆屬于勞動力密集型產品,人口成本較高;國外種植的基本是轉基因大豆,比國產大豆單產高;國產大豆比進口大豆出油率低。我國玉米產量和種植效匯均優子大豆,導致大豆種植面積大幅萎縮。
(1)讀圖,說出我國大豆的集中分布區。
(2)讀圖,比較甲地區和乙地區大豆生產的自然條件的優勢和劣勢。
(3)結合材料二,提出解決我國大豆嚴重依賴進口的措施。
【答案】(1)東北地區和華北地區
(2)甲地區:優勢:土壤肥沃,地勢平坦;劣勢:熱量不足;乙地區:優勢:光熱條件較好;劣勢:水資源缺乏,土壤肥力不足。
(3)規模化、集約化生產;提高單產;擴大種植面積。
【解析】
北方地區位于秦嶺-淮河以北,主要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北方地區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位于半濕潤和濕潤地區,是我國重要的旱作農業區。
(1)讀圖可知,我國大豆的主產區主要是東北地區,次產區主要是華北地區。所以大豆集中分布在東北地區和華北地區。
(2)讀材料一中內容,比較可知,甲地區:優勢:土壤肥沃,地勢平坦;劣勢:緯度較高,熱量不足;乙地區:優勢:光熱條件較好;劣勢:水資源缺乏,土壤肥力不足。
(3)讀材料二可知,可以學習外國的經驗,進行規模化、機械化生產,依靠農業生產技術,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擴大種植面積等來增加大豆的產量等來逐步解決我國大豆嚴重依賴進口的現狀。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地勢三級階梯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A—B—C—D線表示我國的( )
A.地勢第一與第二級階梯分界線
B.地勢第二與第三級階梯分界線
C.800mm年等降水量
D.一月份0℃等溫線
(2)圖中③處分布的山脈是( )
A.橫斷山脈
B.昆侖山脈
C.太行山脈
D.大興安嶺
(3)B處山脈東、西兩側的地形區分別是( )
A.黃土高原、華北平原
B.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
C.東北平原、內蒙古高原
D.華北平原、黃土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多選)改革開放初期,在廣東與香港“前店后廠”的合作模式中,珠三角地區僅承擔技術含量低、利潤微薄的加工制造業。但目前已升級為新型的粵港合作模式,廣東省負責的制造業包括了科技含量高的工業,如電子信息、生物醫學、新材料等。
閱讀材料,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有關香港的表述,正確的是
A. 地狹人稠,寸土寸金B. 緊鄰經濟特區深圳
C. 京九線溝通了香港與內地D. 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海港
【2】廣東與香港的合作模式實現升級的原因有
A. 內地勞動力價格下降B. 內地土地租金升高
C. 內地產業不斷優化升級D. 內地已不需要與香港合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世紀60-70年代以來,薩赫勒地區人口、糧食、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引起了全球的關注。閱讀圖文資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薩赫勒(阿拉伯語意為“邊緣”)是非洲沙漠和草原之間的過渡地帶,氣候干旱,年降水量由700mm減至200mm左右,每逢干季,風力強勁造成強風沙天氣。該區域生產力水平低,勞動生產率低下,勞動力需求量大;以傳統農牧業為主,超載放牧嚴重。
材料二 下圖為薩赫勒地區人口、糧食、環境之間的惡性循環關聯圖
(1)該地區位于____ (低、 中、高)緯度,是熱帶沙漠氣候向______氣候的過渡帶。
(2)結合材料,簡述該地區上地荒漠化嚴重的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
(3)如何使當地的人地關系進入良性循環,請你提出合理化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四城市未來48小時的天氣預報”表,完成問題。
(1)綜合分析這兩天的天氣預報,我國最可能處于(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此季節,長江流域應防范的主要自然災害是( )
A.洪澇
B.寒潮
C.地震
D.沙塵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提高《地形圖的判讀》一節的教學效果,邵陽市某中學組織學生對學校附近區域(如圖)開展識別地形部位的實地教學活動,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學生對圖中虛線A處山體部位的識別正確的是( )
A. 鞍部B. 山峰C. 山谷D. 山脊
【2】學生對該區域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登甲山峰,東坡比西坡省力
B. 驗證到甲山峰與③地間的高差約為350米
C. 觀察到乙河自南向北流
D. 量得②③兩地圖上距離為2厘米,計算出兩地間的實際水平距離為20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球經緯網圖”完成下列各題。
【1】【1】甲地的座標是( )
A. 經度20°緯度40° B. 20°E40°N C. 20°W40°N D. 20°E40°S
【2】【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乙兩地在同一經線 B. 甲丙兩地在同一緯線
C. 丙地在甲地的正南方向 D. 乙地在丙地的西南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季節東亞季風圖,完成下列問題。
(1)據圖判斷,此時我國的季節為(選填“冬季”或“夏季”),該季節我國絕大部分地區的氣溫(選擇“高”或“低”)
(2)圖示季節,南海盛行風,東北平原盛行風,此季節,該季風的源地是。
(3)該季風活動強烈時,可能帶來的氣象災害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