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黃河流域水系略圖,回答問題。
(1)黃河發源于________高原的________________山脈,注入_____海。
(2)劃分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點③是_______⑥是_______。
(3)歷史上有 “黃河百害,唯富一套”之說,上游的平原,形成了富庶的農業區;黃河流經寧夏和河套水量減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⑦和⑧分別是黃河的重要支流________河和________河,該河段黃河含沙量大增的原因主要是這一河段及其支流大部分流經____________高原,土質疏松,水土流失十分嚴重。
(5)黃河下游流經的地形區是___________,成為舉世矚目“地上河”,試分析原因_________。
【答案】青藏高原 巴顏喀拉山 渤海 河口 桃花峪 黃河水用于農業灌溉 汾河 渭河 黃土高原 華北平原 黃河從中游黃土高原帶來大量的泥沙進入下游,下游流速減慢,地勢低平,泥沙堆積,河床抬高,成為舉世矚目的地上河
【解析】
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全長5500多千米,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其干流呈巨大的“幾”字形,流經9個省區和4大地形區,自西向東注入渤海。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1)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其干流呈巨大的“幾”字形,自西向東注入渤海。
(2)人們習慣上把黃河分為上中下三河段,自源頭到內蒙古的河口是上游,自河口到河南的桃花峪是中游,自桃花峪以下河段為下游,據圖可知:③是河口 ⑥是桃花峪。
(3)黃河出青銅峽后,在寧夏、內蒙古段,地勢比較平坦,水流緩慢,泥沙沉積,形成了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由于當地氣候干旱,黃河較少有支流匯入,加之平原地區人口稠密,引黃灌溉,生產生活用水增加,黃河的流量逐漸減少。
(4)黃河中游段水位落差大,沿途接納了⑦汾河、⑧渭河等來自土質疏松、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上的重要支流,水量大增,同時也帶來大量泥沙,導致河流含沙量增高。
(5)黃河的中游流經了土質疏松的黃土高原,這里植被遭到破壞,地表得不到保護,在夏季多暴雨的情況下,出現嚴重的水土流失現象,大量的泥沙被攜帶到下游,下游河道變寬、流速減慢、泥沙沉積形成高高在上的“地上河”。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地勢階梯圖及地形類型構成圖,回答下列問題。
(1)讀圖可知,我國地勢特點__________,呈__________級階梯分布。
(2)山脈A是__________,山脈B橫斷山脈是________走向的山脈;同時它們也是第______階梯和第______階梯的分界線。山脈①是__________,此山脈東側的地形區是_____,山脈②是________,此山脈西側的地形區是__________。
(3)在階梯的交界處,河流的落差______,蘊藏豐富的_________資源。
(4)我國地形類型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__________,可見我國山區面積廣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山脈圖,回答有關問題:
(1)填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區。
①________高原 ② ______盆地 ③ __________平原 ④_________平原
⑨與⑥之間的山脈是______山脈
①與②之間是________山脈。
(3) ② 盆地處于我國第二階,該地區以___________氣候類型為主。
(4) ①高原與⑥盆地的分界線是 __________山脈。
(5)圖中兩條河流都發源于青藏高原上的 __________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 “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相應地形部位的名稱:A________B________
(2)圖中D、E兩點中________(填字母)處坡較陡 ,因為該處________
E地與D地的相對高度約為________米。同一時間,測得D地的氣溫為16℃,則E地氣溫應該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16℃。
(3)C地位于D地的________方向。若測得C、D兩地圖上距離約2厘米,兩地實際距離是________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四個城市氣溫降水變化柱狀圖”,完成下列問題。
(1)7月份氣溫最高的是______地,最低的是______地;1月份氣溫最高的是______地,最低的是______地;氣溫年較差最大的是______地。
(2)年降水量最大的是______地,最少的是______地,雨季最長的是______地。
(3)四城市中,位于非季風區的是______地,_______圖表示的是廣州的氣溫、降水分配情況,判斷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地區年平均氣溫分布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示地區氣溫分布的總趨勢是
A. 由南向北遞增 B. 由南向北遞減 C. 由南向北先減后增 D. 由南向北先增后減
【2】影響上述氣溫分布總趨勢的主要因素是
A. 緯度位置 B. 海陸位置 C. 地形 D. 人類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南非所在的撒哈拉以南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特征是( )
A.依賴初級產品的單一商品為主的經濟
B.外向型的經濟為主
C.進口初級產品,出口高科技產品
D.發達的加工貿易經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