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左圖是我國局部地區圖,右圖是某地作物種植景觀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我國哪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經過左圖中甲山脈
A. 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界線 B. 地勢二、三級階梯界線
C. 暖溫帶與中溫帶界線 D. 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界線
【2】右圖所展現的耕作場景,可能是圖8中的
A. ①地區 B. ②地區 C. ③地區 D. ④地區
【3】左圖中四地的溫度帶和干濕地區對應錯誤的是
A. ①地區中溫帶半干旱區 B. ②地區暖溫帶半濕潤區
C. ③地區暖溫帶半濕潤區 D. ④地區亞熱帶濕潤區
【答案】
【1】A
【2】D
【3】A
【解析】
【1】讀圖可知,左圖中甲山脈為秦嶺,秦嶺是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界線;暖溫帶與亞熱帶界線;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脈,故答案選A。
【2】讀圖可知,右圖所展現的耕作場景人們在插秧,種植水稻,是南方地區的耕作場景,圖8中的④地區為南方地區,故答案選D。
【3】①地區中溫帶:長城以北,內蒙古大部分,準噶爾盆地;暖溫帶:長城以南,秦嶺淮河以北,塔里木盆地;所以①為暖溫帶;濕潤地區和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半濕潤地區和半干旱區分界線是大興安嶺-張家口-蘭州-拉薩-喜馬拉雅山脈;所以①為半濕潤地區;②地區暖溫帶半濕潤區;③地區暖溫帶半濕潤區;④地區亞熱帶濕潤區,故答案選A。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 ,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四省區中,甲的日出時間最早 B. 乙為我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區
C. 丙為四川省,為我國人口最多的省 D. 丁簡稱粵,省會是廣州
【2】關于四省區自然、經濟方面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為我國優質長絨棉產區
B. 黃河流經乙省區,且在該省內形成“地上河”
C. 丙省區地表平坦開闊
D. 丁省位于我國北方地區,農作物一年一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海邊眺望駛近的帆船,總是先看到桅桿頂部,后看到船身。其原因是:
A.桅桿比較高 B.地球是球形
C.海水在不斷地涌動 D.桅桿通常有明顯的標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們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場,戈壁沙灘變良田,積雪融化灌農莊,麥穗金黃稻花香啊,風吹草低見牛羊,葡萄瓜果甜又甜,煤鐵金銀遍地藏…”這是新疆人們贊美自己家鄉的歌曲。關于新疆開發與利用的做法你認為合理可行的是( )
①應該修建更多的坎兒井,大量開采地下水
②利用豐富的資源優勢,建設油氣能源基地
③合理放牧,培育優良畜種新疆細毛羊
④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增加用水少、經濟價值高、產量高的作物比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分析我國某地氣候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1】該地氣候類型是
A. 熱帶季風氣候 B. 溫帶季風氣候 C. 亞熱帶季風氣候 D. 溫帶大陸性氣候
【2】在這種氣候條件下適宜種植的水果是
A. 蘋果 B. 菠蘿 C. 荔枝 D. 香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線是________分界線,b地比a降水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B線是我國地勢________分界線。
(3)C線為我國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按干濕地區劃分,此線以南為________地區。
(4)由于我國的_________因素使我國東部地區以______氣候為主,其中圖中②是________帶季風氣候。
(5)巫山山脈是________和_________的分界線。
(6)根據乙圖的氣溫和降水狀況判斷,該地可能位于甲圖中的_____(填數字)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許多大河滾滾東流,既溝通了東西交通,又蘊藏了巨大的水能資源,這主要是由于我國
A.地形復雜多樣
B.山區面積廣大
C.地勢西高東低
D.山脈縱橫交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