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A:有了“互聯網”,家和世界一樣大:河南省某村家家戶戶從事皮毛加工,1998年初中國互聯網還沒普及,村民小丁就在村里第一個上了網,1998年10月奧地利一家公司從網上看到小丁網站發布的信息,發來一張52.6萬美元的訂單,一筆價值400多萬元人民幣的生意就這樣送上門了.整個村莊沸騰了,人們奔走相告,僅僅數月,村里又有20多戶上網了,帶來了滾滾的財源.一位年輕的農民笑著說:“以前我總是想到大城市發展,現在不這樣想了,有了互聯網家和世界一樣大.”
材料B:上海是我國老工業基地,20世紀50年代初期,上海工業的支柱是紡織、造紙、卷煙、火柴、肥皂、面粉、橡膠、皮革這8個行業,進入90年代,上海工業形成了以信息、現代化、生物與醫藥、新材料三大高科技產業為主導的現代化工業體系.1991-1999年上海工業總產值平均增長14.5%,遠遠超過全國的平均水平.
(1)材料A中,為什么說“家和世界一樣大”?請談一談高科技對我國農業生產的影響.
(2)材料B中上海市的實踐經驗說明了振興或拯救老工業基地,高技術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