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土地利用地域差異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1)AB與CD的區域界限大致與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一致,界限以西以_______為主,界限以東以_________業為主。
(2)C區域以_________氣候力主,這里有我國著名的________和內蒙古牧區。
(3)A、B兩區界限大致經過__________(山脈)—— __________(河流)一線。
(4)請舉出A、B兩區各2種主要農產品。
A.區: ________、________ B.區: ________、________。
(5)請分析A、B兩區發展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答案】400; 畜牧業; 種植; 溫帶大陸性; 新疆牧區; 秦嶺; 淮河; 水稻; 油菜; 小麥; 花生; 地形平坦; 雨熱同期。
【解析】
根據在中國地圖上,把秦嶺淮河一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和青藏高原邊緣線(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脈)這三條重要的地理界線結合起來,并根據實際情況作一定的調整,就把我國劃分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進行分析解答。
(1)AB與CD的區域界限大致與400毫米等降水量一致,界限以西以畜牧業為主,界限以東以種植業為主。
(2)C區域為西北內陸地區,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這里有我國著名的新疆牧區和內蒙古牧區。
(3)A、B兩區界限大致經過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線,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
(4)A區域為南方地區,氣候濕熱,河湖眾多,主要農產品:水稻、油菜等;B區域為北方地區,土地利用類型以旱地為主,主要農產品:小麥、花生等。
A、B為我國東部季風區,兩區發展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熱同期。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我國某地區氣象災害成因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所示的某氣象災害是( )
A.寒潮 B.沙塵暴
C.春旱 D.洪澇
【2】該氣象災害最易發生的地區是( )
A.四川盆地 B.東北平原
C.長江三角洲 D.華北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南方地區略圖和氣候資料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圖中看出:該區域工業分布具有沿________和沿________分布的特點。
(2)圖中橫貫我國東西、最長的一條高鐵線是________ 。
(3)圖中巫山以西,秦嶺、大巴山以南的地形區是________,這里氣候暖濕,土壤為肥沃的________土,物產豐富,素有“天府之國”的美譽。
(4)依據圖示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判斷該區域氣候主要類型是________。
(5)若長江上游地區植被遭到破壞,中下游地區可能出現的問題是________(答一點即可)。
(6)2016年7月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嚴重的洪澇災害,試分析原因。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地區屬于青藏高原重要農業區的是()
A. 西藏南部的雅魯藏布江谷地 B. 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
C. 青海省西部的柴達木盆地 D. 四川省東部的四川盆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的是2016年我國局部區域的春運模(數字代表由廣州乘火車的春節回流總人數)。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依圖推測,該區域春運期間壓力最大的鐵路干線是
A.京廣線B.焦柳線
C.浙贛線D.隴海線
【2】春運壓力的存在說明每年有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運輸能力有待提高B.地域環境質量差別大
C.城市化進程過快D.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與香港接壤的省級行政區是
A.廣東省B.福建省C.澳門D.深圳市
【2】澳門填海造陸,依托的主要自然條件是
A.雄厚的經濟和技術力量
B.400多年的東西文化交流
C.珠江口西側泥沙大量淤積
D.水熱充足的亞熱帶季風氣候
【3】珠江三角洲區域實行對外開放最有利條件的是
A.氣候適宜B.礦產豐富C.緊鄰港澳D.交通便利
【4】珠江三角洲區域的產業升級方向,正確的事
A.大力發展第一產業
B.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
C.把旅游業作為支柱產業
D.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長江水系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合理利用長江各河段優勢發展經濟的是
A.河段①②發展淡水養殖業B.河段②③發展內河航運業
C.河段①③發展水電業D.河段①②③沿線發展旅游業
【2】生態安全關系長江經濟帶的可持續發展,關于長江生態保護和建設說法正確的是
A.長江上游洪澇災害頻繁,防災減災尤為重要
B.長江中下流流經區域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尤為重要
C.長江入海口及沿海是污染的高風險區,治理污染尤為重要
D.加強全流域生態保護和建設,需要流域內各個省級行政區域的協同作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