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生活中的許多大事小事情都蘊含著地理知識,你注意到了嗎?一起來看下列各題。
【1】影響圖中我國東西兩端作息時間不同的原因是( )
A. 地球運動 B. 天氣變化 C. 距海遠近 D. 植被不同
【2】據圖估算此次受旱省區的面積約為( )
A. 160萬平方千米 B. 500萬平方千米
C. 962萬平方千米 D. 20萬平方千米
【3】這些地區受干旱影響最大的生產部門是( )
A. 工業 B. 旅游業 C. 農業 D. 交通運輸業
【4】下列天氣比較適合實施人工增雨的是( )
A. B.
C.
D.
【5】中學生為抗擊干旱所能做的工作是( )
A. B.
C.
D.
【6】下列有關自然災害的信息,可信的是( )
A. 所有災害都是可以預報的
B. 面臨災害首先要保證財產安全
C. 某些災害有可能會引發其他災害
D. 災害的發生都是毫無征兆的
【7】當遇到災害時,下列行為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
【1】A
【2】A
【3】C
【4】D
【5】B
【6】C
【7】B
【解析】
【1】東西兩端作息時間不同是說明有時差,地球自轉產生了時差,東邊要比西邊時間早。
【2】我國的陸上國土面積越960萬平方千米,從圖中可知,受災面積約占我國的6分之一,約為160萬平方千米。
【3】農業是受氣候影響最大的產業部門,春天是播種的季節,這個時候春旱對農作物的種植是致命的傷害。
【4】在衛星云圖上,云層越厚,降水可能性越大,只有多云天氣才有可能人工降雨,A是沙塵暴,B是晴天都不適合人工降水,C暴雨不需要人工降雨。
【5】解決該水資源緊張的方法很多,如南水北調工程,修建水庫,我們中學生能做到的是節約用水,合理利用水資源。
【6】我國是自然災害比較多的國家,很多災害都是不可預報的,面臨災害首先要保證生命安全,有些災害有可能會引發其他災害,如水災可以引發泥石流或者山體滑坡,很多災害發生是有前兆的。
【7】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一般非常巨大,面臨災害首先要保證生命安全,海嘯來了應迅速撤離海灘;雷雨天切斷電源,防止雷擊電器;地震來了,應急通道逃走,不可直接跳樓;大風天氣,應盡量不出門。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下列哪一項不是我國土地資源開發利用中的主要問題( )
A.耕地破壞,水土流失嚴重
B.草場超載,草質下降
C.過度開墾、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
D.土地價格過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分析:讀印度圖,完成下列問題.
(1)受西南季風的影響,印度經常發生水旱災害,A~F是西南季風的幾種變化情況,將A~F填入下表中,說明水旱災害與西南風變化關系.
A.來得早 B.來得晚 C.退得早 D.退得晚 E.風力不足 F.風力強
(2)用箭頭在印度地形分布圖中畫出西南季風.
(3)印度的地形和降水影響作物的分布,根據圖中信息完成下表.
(4)根據上述地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印度發展農業的自然條件優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內容:
(1)某班學生計劃分成四個登山活動小組,目標是圖中所示的山峰,沿圖中的①②③④四個方向進行攀登。其中一組想沿坡度較陡的山谷攀登,其路線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此等高線地形圖的等高距是( )
A.10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3)下列關于等高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等高線的高度是相對高度
B.等高線閉合的地方山頂
C.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度較大
D.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的地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飾,飲食,民居與自然環境關系密切,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 蒙古族草原牧民大多居住的是蒙古包
B. 南方地區人民可以隨時觀賞冰雕藝術
C. 窯洞是黃土高原地區的傳統民居
D. 阿拉伯人往往身著白色長袍,頭戴頭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的“非洲氣候類型”圖,完成下列題目。
(1)填出圖中序號表示的氣候類型:
① 氣候 ② 氣候
③ 氣候 ④ 氣候
(2)非洲由于赤道橫穿中部,因此非洲氣候具有 分布特點。
(3)非洲氣候類型中分布面積最廣的氣候是 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各題
材料一:2015年6月1日,因受局地突發性強對流災害天氣影響,在湖北省監利縣長江河段,刮起風力達12級的龍卷風,導致載客456人的“東方之星”客輪翻沉.黨和國家領導人對此事故高度重視,李克強總理于6月2日親臨現場坐陣指揮搜救工作.
材料二:長江流域示意圖和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
(1)寫出“東方之星”客輪翻沉事故所在省區湖北省的簡稱 .我國最大水利樞紐 ,通過調小泄洪量,為搜救工作提供了有利條件.從長江流域示意圖看,監利縣位于長江的 河段(“上游”或“中游”或“下游”).
(2)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A 地區最突出的自然環境特征是“干旱”.C地區最突出的自然環境特征是 .B、D兩地區的地理分界線是 山脈、 河一線.B、D兩地區河流有結冰現象的是 .D地區耕地類型以 為主,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是水稻.
(3) 工程把A區塔里木盆地豐富的石油、天然氣通過管道輸送到我國的中部和東部地區,緩解了這些地區能源不足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學習地理要放眼世界,心懷祖國。你對自己的國家了解嗎?回答下列各題來查查。
【1】上圖所示傳統民間習俗,多見于( )
①南方地區 ②北方地區③西北地區 ④青藏地區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2】秦嶺—淮河是我國哪兩個地區的分界線( )
A. 西北和青藏 B. 北方和西北
C. 南方和北方 D. 青藏和南方
【3】成語“得隴望蜀”中提到的兩個省級行政區是( )
A. B.
C.
D.
【4】下面四個地區中,屬于跨省區域的是( )
A. 陜北 B. 濱海新區 C. 西雙版納 D. 黃土高原
【5】發源于青藏地區的我國第一大河是( )
A. 黃河 B. 長江 C. 珠江 D. 淮河
【6】下列建筑體現北京政治職能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