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問題。
(1)D點所在的山體部位的名稱是__________。
(2)計劃從小溪向D地引水,甲和乙兩條線路哪一條更好__________,依據是____________。
(3)根據圖中信息,判斷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
A. 從E點爬到山頂A比從C點爬到山頂A更容易
B. B地為陡崖,適合攀巖運動
C. A地與D地的相對高度約為570米
D. 小溪的大致流向為自西北向東南流
(4)在圖上量得C地到D地的直線距離為3.3厘米,那么兩地間的實際距離是(_____)
A. 300米 B. 330米 C. 3300米 D. 330000米
(5)讀圖說出C和D哪一處更適合發展種植業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答案】山脊 甲 從甲到D是從高處向低處引水,水可自流 A C D D處海拔100米,為平原,等高線更稀疏,地勢低平
【解析】
(1)由圖可知,D處是位于等高線向低處凸出的山脊。
(2)如果要從小溪向D地引水,甲和乙兩條線路中甲線路更好,因為從甲到D是從高處向低處引水,水可自流。
(3)關于圖中的幾個說法,從E點爬到山頂A比從C點爬到山頂A更困難,因為EA段等高線密集,坡度更大;B地多條等高線重合,是陡崖地形,適合攀巖運動;A地與D地的相對高度約為(670-100)=570米;小溪的大致流向為自西北向東南流,故選A。
(4)圖中比例尺是1:100000,在圖上量得C地到D地的直線距離為3.3厘米,那么兩地間的實際距離是3300米,故選C。
(5)圖中適合發展種植業的是D處,因為D處海拔100米,為平原,等高線更稀疏,地勢低平。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中海、阿爾卑斯—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圖,結合相關知識,完成下面小題。
【1】我國地理工作者在喜馬拉雅山考察時,發現巖石中含有魚、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說明
A. 這里曾經是海鮮B. 這些生物曾生活在陸地上C. 生物在不斷進化D. 地殼穩定沒有變動
【2】按照板塊構造學說的觀點,圖6中正確的是( )
A. 阿爾卑斯山會消失B. 喜馬拉雅山會增高C. 紅海會縮小D. 地中海會擴大
【3】下列關于學校人員避震的做法錯誤的是( )
A. 教學樓中樓層較高的學生,可以躲避在課桌下講臺旁。
B. 地震發生時,教學樓內的學生馬上跳樓。
C. 地震發生時最需要的是學校領導和教師的冷靜與果斷,指揮學生有秩序地撤離。
D. 平時要結合教學活動,向學生們講述地震和預防。避震知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個國家河流徑流量的大小,大致可以表明這個國家水資源的多少。讀“中國主要河流徑流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讀圖可知,我國大多數河流的流向是 , 主要原因是。
(2)長江干流徑流量自上游到下游逐漸(增加、減少),你認為出現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據圖說明我國水資源的空間分布特點并分析原因。
(4)我國華北地區缺水嚴重,你認為應該采取哪些措施可以緩解這一問題。請列舉三條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B所在的地區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征是_______,在山麓地帶修建的地下暗渠稱為_____,這種形式主要為了_______________。
(2)黃河與長江主要是水能資源集中在(上游/中游/下游)_______河段。
(3)讀“我國沿著北緯32°地形剖面圖”,該圖反映我國的地勢特點是_______,其對河流流向的影響__________
(4)讀“某地氣候資料圖”,該地最可能位于A、B、C、D四地中的_____地。
(5)對于①②③④四地說法錯誤的是(_____)
A. 四地都有凌汛現象 B. ④地是“地上河” C. ①地多洪澇災害 D. ③地溝壑縱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暑假,蘭州的小剛和家人一起完成了一次新疆之旅。結合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他們乘火車從蘭州到新疆,經過河西走廊時,看到片片綠洲,這些綠洲的水源主要來自_____和地下水。綠洲周邊地區面臨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是________。
(2)到達新疆后,他們游覽了維吾爾族傳統民居——“阿以旺”式住宅,見下圖。這種住宅分前后兩室,前室又稱“夏室”,較通透,帶天窗;后室稱“冬室”,相對封閉,通常不開窗。試分析這種住宅與當地氣候條件的關系,___________。
(3)在南疆地區,小剛看到了成片的棉田。他了解到這里的長絨棉品質優良,采摘期集中在9—10月,由于新疆地多人少,采棉人力嚴重短缺。小明思考了以下幾種解決措施,你認為可行的是(____)
①招募其他地區的勞動力幫助采摘;②減少棉花種植面積,改種水稻;③提高機械化水平,推廣機械采摘;④從我國東南部大規模移民到新疆地區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4)此時小剛想起了曾經學到的金字塔之國_________(國家)盛產優質的長絨棉。
(5)返程時,鄰座的一位支教老師和小明聊起了西氣東輸工程。該工程將我國西部地區豐富的天然氣資源輸往東部地區,促進了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請從能源的角度簡述西氣東輸工程對我國東部地區發展的意義。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家住王莊的小明計劃明天陪外地同學去郊外游玩。他心想:“在課堂上學到的地理知識終于可以派上用場了。”請根據下圖,回答問題。
(1)圖中小明家鄉王莊所處的地形類型是。
(2)由圖可知,古寺位于王莊的方向。已知王莊的海拔高度為68米,則古寺與王莊的相對高度是米。古寺與王莊的圖上直線距離為1.5厘米,則兩地間的實地距離約為千米。
(3)根據所學知識,小明告訴同學懸崖飛瀑在地,若想觀賞日出美景應選擇地為最佳觀賞地。
(4)山頂A海拔最大不超過米。
(5)沿圖中兩山坡C和D爬到山頂A,較省力的沿坡,理由是。
(6)小明看到的甲地地形景觀可能是下圖中的( )(填英文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