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極地地區是研究地球環境的“天然實驗室”,讀我國南極科考站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我國南極科考站中,無極晝極夜現象的是( )
A.長城站
B.中山站
C.泰山站
D.昆侖站
(2)兩極地區的共同特征是( )
A.均在極圈以內
B.均沒有長期居民
C.淡水資源缺乏
D.酷寒、多狂風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3月24—30日,我國某商貿團隊在坦桑尼亞、南非、剛果共和國進行考察。結合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的地理事物名稱:A是 洋,B是 洲,C是 人種,①地是 氣候。
(2)商貿團考察期間南非的季節是 季。
(3)讀甲、乙兩地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可知,氣溫年較差較小的是 地,它們都位于 (填“南”或“北”)半球。
(4)讀甲、乙兩地氣候圖,甲地的氣候特征: ,乙地的氣候類型是 氣候。
(5)造成甲、乙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
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類活動
(6)B大洲的主要人種是 人種,①地居民主要的語言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寒假期間,張紅隨父母外出旅行.到達目的地時,她的衣著由厚厚的棉服,換成了涼爽的夏裝,張紅一家的旅行路線最有可能是( )
A.從上海到新疆 B.從香港到成都
C.從拉薩到北京 D.從哈爾濱到海南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
(1)甲圖中國家B為________,2019年2月28日其國家元首與丙圖國家元首的“金特會”備受世界關注。
(2)乙圖中港口E為__________,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終年不凍。
(3)甲乙兩國工業布局有何不同?____________。
(4)丙、丁兩國地勢特征相同之處為___________。
(5)2018年冬季,丙國遭受暴風雪侵襲,其主要原因是中部地形為__________,來自北方高緯度地區的極寒氣流可以迅速南下。
(6)下列關于四國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
A.甲國隔著瀨戶內海與乙國相望 B.乙國與丙國隔著白令海峽相望
C.四國中有三個國家地跨兩大洲 D.丁國和乙國人口均集中于東南沿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材料及圖中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東北經濟的表退問題從2014年開始到現在已經折騰了將近5年時間了,中國東北三省的GDP增速也從原來的中游水平下降到如今的各省倒數,根據2018年前三季度的GDP增速表顯示,排在各省經濟增速末尾的分別是黑龍江,內蒙古和遼寧,GDP增速均徘徊在5%的水平,和全國6.8%的平均水平相比差了將近2個百分點,而且在地域分布上,倒數前三名均位于中國的東北地區,可見中國東北的經濟發展依然沒有走出泥濘,恢復往昔的光榮。
材料二:東北重工業占大頭,但重工業的缺陷也很明顯,就是投資金額巨大,回報周期長,由于產品都是大中型機器,不面向普通消費者,不屬易耗品,更新換代慢,所以重工業注定不是一個賺快錢的行業,必須一款靠國家長期持續的投資,但重工業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是核心骨干,其他行業是分支血肉,但只有強有力的骨干才能支撐起一個強國實力,雖然成長相對較慢,但絕不能放棄。
(1)甲圖中城市A為_____________,該城市被譽為中國的“汽車城”。
(2)由乙圖中可以看出,東北地區發展經濟最大的優勢是:________而該工業基地也因地制宜發展成為我國最著名的重工業基地。
(3)東北地區工業發展歷史悠久,但多年的發展也使本地區生態環境破壞嚴重,如丙圖中所示,遼中南地區大部分生態情況屬___________區。
(4)東北平原比長江中下游平原的糧食商品率更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5)對東北經濟發展的建議,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是(______)
A.大連大力發展造船業
B.遼中南大力開采礦產資源,為后續發展儲備充足的資金
C.加快企業技術進步,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D.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全面振興創造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甲、乙兩地區圖,完成下列各題。
(1)甲、乙兩地是我國重要工業基地,與乙地相比,甲地發展工業的突出優勢是( )
A.煤、鐵等資源分布集中
B.多港灣,海上運輸便利
C.鄰近港澳,很多地方是僑鄉
D.高等院較多,科技智力資源豐富
(2)關地乙地A城市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有京滬、滬杭兩條鐵路在此相會
B.位于長江入海口,是全國最大港口
C.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城市
D.擁有中關村國家級經濟開發區
(3)甲地生產的工業品主要有( )
①電子產品②日用消費品③航天工業品④鋼鐵工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