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黃河示意圖,關于圖中甲、乙兩段水能資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兩地均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豐富,水能資源豐富
B. 甲地水量較小,水能資源缺乏,乙地水量大,水能資源豐富
C. 兩地均位于我國地勢交界處,落差大,水量豐富,水能資源豐富
D. 乙地位于青藏高原向黃土高原過渡地區,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
【答案】C
【解析】試題分析: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的河口為上游,青海龍羊峽以上為河源段,大部分流經于青藏高原上,河道迂回曲折,兩岸多湖泊沼澤,河水清淺穩定,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黃河上游比較大的峽谷有龍羊峽、劉家峽、青銅峽等,黃河從河口到河南鄭州桃花峪為中游,黃河中游穿行于土質疏松的黃土高原,侵蝕出壯觀的峽谷地貌從河口到潼關的黃河谷地,稱為晉陜峽谷,其中的壺口瀑布撼人心魄,蔚為壯觀,黃河過潼關后轉向東流,形成了雄奇的三門峽景觀,黃河中游有無定河、汾河、渭河等支流匯入,隨著流量的不斷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劇上升,進入黃河的泥沙近90%來自于中游流域,黃河從桃花峪到入海口為下游.黃河進入華北平原,落差急劇減小,干流水流緩慢,泥沙大量淤積,導致河床不斷抬高,形成舉世聞名的“地上河”,流域面積減少。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問題。
(1)填寫圖中所表示的干濕地區名稱:A ,B ,C ,D 。
(2)A與B干濕地區分界線大體與 毫米等降水量線一致,B與C干濕區分界線大與 毫米等降水量線一致。
(3)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年降水量的分布規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海陸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下列關于世界海陸分布敘述正確的是
A. “三分海洋,七分陸地” B. 亞洲東臨太平洋
C. 南極地區以海洋為主 D. 陸地集中分布在南半球
【2】關于圖中P點說法正確的是
A. 位于東半球、北半球 B. 地處中緯度地區
C. 有極晝、極夜現象 D. 經緯度是60°、3.5°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湖南人不怕辣,貴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這一俗話描述的主要是
A.文化的地理差異 B.服飾的地理差異
C.體育的地理差異 D.飲食的地理差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等高線地形圖。
(1)填出圖中字母所表示的山體不同部位的名稱:D________E________
(2)圖中的箭頭是指向標,圖中A處位于B處的________方向。
(3)在這幅圖中,最高點的海拔至少在________米以上。
(4)如果要從A、B兩處爬山,則選擇從________處爬山要容易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等高線地形圖(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1】圖中乙地海拔是( )
A. 200米 B. 300米 C. 400米 D. 500米
【2】【2】丙部位的地形是( )
A. 山谷 B. 洼地 C. 山峰 D. 陡崖
【3】【3】如果你在該地區野外考察,分別從甲地和丁地沿圖中線路走到丙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從甲地到丙地容易,因為坡度較緩 B. 從甲地到丙地困難,因為坡度較陡
C. 從丁地到丙地容易,因為坡度較緩 D. 從丁地到丙地容易,因為坡度較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歐洲西部地區圖”(甲圖)和“南美洲地形圖”(乙圖),回答問題。
(1)甲圖中溝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是 海峽,它也是歐洲與非洲的分界線;乙圖中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是 運河,它也是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分界線。
(2) 是南美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經濟水平最高的國家。每年都會舉辦盛大的狂歡節。
(3)甲圖中地中海沿岸和大西洋沿岸地區的農業不同,地中海沿岸適合發展園藝業,大西洋沿岸適合發展 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經緯網圖”,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A、B點的經緯度:(提示:不僅要寫度數,還要說出北緯(N)、南緯(S)或者東經(E)、西經(W),比如圖中D點:緯度40°S、經度50°W)
A:緯度_________________ 經度________________
B:緯度_________________ 經度________________
(2)A點位于C點的___________方向,D點位于C點的___________方向。
(3)分別從A、C兩點沿各自經線一直向北走,他們能在北極會合嗎?_______(能/不能)
(4)A點位于_______(東/西)半球;B點位于_______(南/北)半球; C點位于_______(高、中、低)緯度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