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是我國新疆某地局部示意圖,A、B為綠洲中兩個分布在河流沿岸的聚落。據此回答下題。
(1)近十幾年來,A聚落規模不斷擴大,B聚落規模不斷縮小,這可能是因為A聚落規模的擴大會直接導致B聚落的( )
A.人口增長緩慢
B.人口大量外遷
C.土地荒漠加劇
D.用水量減少
(2)為了增加收入,該地的農民都會選擇擴大棉花的種植面積,這主要是因為該地的( )
A.土壤條件適宜種植棉花
B.氣候條件適宜種植棉花
C.種棉花不用灌溉,節約水
D.種棉花省力,投資少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11月21日,印度尼西亞巴厘島的阿貢火山爆發,給當地居民帶來極大危害。讀板塊構造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與阿貢火山爆發有關的板塊是
A. 非洲板塊 B. 亞歐板塊
C. 南極洲板塊 D. 美洲板塊
【2】當火山爆發時,下列自救行為錯誤的是
A. 迅速跑出熔巖流的路線范圍 B. 頭戴堅硬的保護頭盔
C. 近距離欣賞火山噴發的奇觀 D. 用濕布護住嘴和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幅“中國吃貨地圖”從飲食文化角度反映出我國各地自然環境和農業分布的特點。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美食特色與我國農業分布或自然環境契合的是
A. 刀削面、米線——南稻北麥 B. 牛羊肉——內蒙古牧區獨有
C. 火鍋——四川盆地氣候寒冷 D. 小雞燉蘑菇——東北平原廣闊
【2】在北京要品嘗鮮活的江蘇大閘蟹,最適宜的運輸方式是
A. 傳統鐵路運輸 B. 管道運輸 C. 海洋運輸 D. 航空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我國羽絨服裝企業分布圖,據圖回答下題。
(1)圖中顯示我國的羽絨生產企業多分布在南方,北方較少。 對這種現象的下列分析中,最可信的是( )
A.南方比北方勞動力成本低
B.南方比北方生產技術高
C.南方比北方鴨絨資源更豐富
D.南方比北方交通更便利
(2)某羽絨生產企業準備開拓下列國家的銷售市場,你認為市場銷售潛力最大的可能是( )
A.印度
B.巴西
C.法國
D.俄羅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澳大利亞》地圖,完成下題。
(1)填注地理事物名稱。
海洋:A;B
大洲:C
氣候類型:①;②
(2)澳大利亞有很多古老特有生物,如善于游泳的 , 憨實可愛的等。
(3)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綿羊數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被稱為“”的國家。
(4)澳大利亞是個礦產資源豐富的國家,開采的礦石一半以上用于出口,被稱為“”的國家。
(5)澳大利亞的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 , 它的首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我國糧食供需存在明顯的區域差異,糧食生產日益向東北等水熱條件并不占優勢的北方核心產區集中,糧食跨區域流通和平衡的壓力越來越大。下圖為“2018 年中國糧食供需空間分布示意圖”。
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有關我國高余糧地區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河套平原水熱充足,糧食產量高B. 新疆地區可耕地面積廣,多為灌溉農業
C. 東北三省地廣人稀,糧食商品率低D. 長江中游平原水熱條件優越,土壤肥沃
【2】中國糧食流通成本偏高,比發達國家平均水平要高一倍多,主要原因是
A. 交通不便,運輸成本高B. 糧食生產向水熱條件好的地區集中
C. 產銷區距離大,運距遠D. 糧食進口多,加大運輸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南方地區少數民族眾多,民居獨特。長江和珠江上游地區水能資源豐富,大、中型水電站眾多。
材料二:南方地區示意圖。
(1)上圖中長江與珠江的分水嶺①是 山脈,素稱我國“天府之國”的②是 平原,屬于我國內海的③是 海峽。
(2)西雙版納傣族竹樓底層架空,樓上是家人居住、生活的地方;樓頂尖,坡度大。請分析這種房屋結構的優點有哪些?
(3)貴陽1月平均氣溫7.2°C,7月平均氣溫23.9°C;上海1月平均氣溫2.4°C,7月平均氣溫28.0°C。貴陽和上海相比,“寒暑適中”的原因有哪些?
(4)國家在該地區實施的“西電東送”戰略對西部地區有哪些好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部分省區輪廓圖,回答下題。
(1)我們生活的省區(云南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交通運輸不發達的年代,云南流傳著“袖珍小馬有能耐,火車沒有汽車快”的說法,這是因為( )
A.云貴高原地形破碎,山道崎嶇
B.云貴高原地面平坦,一望無垠
C.云貴高原土質疏松,溝壑縱橫
D.云貴高原山顛白雪皚皚,冰川廣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