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圖甲、乙、丙,回答下列問題,:
(1)從圖甲可以看出,東南亞的中南半島位于 板塊。
(2)印度尼西亞被稱為“火山國”,是由于該地區處于 板塊、 板塊和 板塊的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多火山和地震。
(3)由圖乙分析,該地區最主要的糧食作物是 (小麥、玉米、水稻),適合該作物生長的有利氣候條件是 。
(4)由圖丙中山脈和河流的分布可以判斷中南半島的地形特點是 。由圖丙中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斷中南半島的地勢特點是 。
(5)圖丙陰影部分表示中南半島主要農業區,請描述這些農業區的分布狀況: 。
【答案】(1)亞歐(2)亞歐太平洋印度洋(3)水稻高溫多雨(濕熱)
(4)山河相間,縱列分布北高南低
(5)主要分布于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的是板塊運動與東南亞的相關知識。(1)從圖甲可以看出,東南亞的中南半島位于亞歐板塊;(2)印度尼西亞被稱為“火山國”,是由于該地區處于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多火山和地震;(3)由圖乙分析,該地區最主要的糧食作物是水稻,適合該作物生長的有利氣候條件是高溫多雨,雨熱同期;(4)由圖丙中山脈和河流的分布可以判斷中南半島的地形特點是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由圖丙中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斷中南半島的地勢特點是北高南低;(5)圖丙陰影部分表示中南半島主要農業區,請描述這些農業區的分布狀況是要分布于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詩人海子說:“建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下圖為福建沿海某島嶼依山傍海而建的石厝(石厝就是當地傳統民居)。當地“盛產”石頭和臺風。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當地傳統民居的特點是
A.低矮、頂尖、窗小B.低矮、頂緩、窗小
C.低矮、頂尖、窗大D.低矮、頂緩、窗大
【2】當地傳統民居設計,主要是為了
A.防風B.排水C.保濕D.除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資料一:“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圖”(圖1),“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圖”(圖2)。
資料二: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氣稀薄,日照充足,年均溫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條大河的發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為主,局部地區有高寒草原。青藏高原東南邊緣海拔較低的河谷中四季溫暖,降水較多。
(1)依據材料,列表比較青藏高原內部的地理環境差異
地區 | 地勢特征 | 氣候特征 | 最豐富的清潔能源 | 最主要農業類型 |
青藏高原 北部 | 地勢起伏 | 氣溫低、降水 、日照充足 | ||
青藏高原 東南部 | 地勢起伏 | 降水 |
(2)與青藏高原其它地區相比,位于藏東南谷地的林芝地區,桃花三月盛開。影響該地桃花盛開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緯度位置 B.地形地勢 C.海陸位置 D.種植技術
資料三:三江源地區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區,被譽為“中華水塔”。近些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人類活動加劇,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日益惡化。
(3)依據資料,請完成下列知識結構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提出了“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的城市空間結構。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一區”是指生態涵養區,是北京重要的生態屏障、水源保護地和“大氧吧”,包括門頭溝區、平谷區、懷柔區、密云區、延慶區以及昌平區和房山區的部分地區。“一區”的地形類型主要是_______。
(2)“一主”是中心城區,包括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海淀區、豐臺區、石景山區。其中海淀區的中關村是我國科技創新和人才資源最為密集的區域,主要發展_______產業,其發展優勢條件主要是_______(選擇填空)。
A.高等院校云集 B.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C.工業基礎雄厚 D.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
(3)“一核”是指首都功能核心區,故宮和人民大會堂均位于核心區,分別體現出北京是全國的_______中心、_______中心的城市職能。核心區中常見到的傳統民居是_______,請結合生活實際談一談對該傳統民居保護的建議_______;_______。(至少兩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主要土地資源利用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土地資源利用類型對應不正確的是
A. ①—水田 B. ②—旱地
C. ③—難以利用的土地 D. ④—草地
【2】圖中①和②的分界線與下列哪條線最接近
A. 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界線 B. 秦嶺—淮河一線
C. 半濕潤與半干旱的界線 D. 地勢二、三級階梯分界線
【3】關于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敘述不正確的是
A. 利用類型齊全 B. 耕地比重較大 C. 地區分布不均 D. 總量豐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根據下表中的數據,在圖中完成武漢的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
月份 | 5 | 6 | 7 | 8 | 9 |
溫度(℃) | 22 | 26 | 29 | 27 | 23 |
降水量(mm) | 170 | 210 | 150 | 120 | 80 |
(2)圖五中的月平均氣溫變化曲線,反映了中國冬季氣溫分布特點是 。
(3)圖五中的降水量柱狀圖,反映了中國雨季多集中在 季,南方比北方雨季開始得 ,結束得 。因此,南方的河流汛期比北方河流的汛期時間 。
(4)哈爾濱地處帶(溫度帶),農作物的熟制是 。
(5)北京所在的地形區是 ,這里地處 區(干濕地區)。
(6)武漢的氣候類型為 ,氣候特征是 。
(7)武漢所在地形區的主要農作物有( )
A. 小麥、玉米、大豆 B. 水稻、棉花、花生
C. 水稻、甜菜、油菜 D. 水稻、棉花、油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完成下表
地區 | 耕地類型 | 主要糖料作物 |
秦嶺淮河以北 | ① | ② |
秦嶺淮河以南 | ③ | ④ |
(2)居住在近郊和遠郊的農民面臨如下兩種選擇:種植水稻或種植花卉。請你給他們出主意;近郊適合種植_____;遠郊適合種植_____ 。
(3)我國東部農業發達地區與地形條件關系密切,其主要地形類型有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