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1)寫出圖中省區的名稱A ,B 。
(2)南水北調工程是把圖中Ⅱ水系 (填河流名稱)的水資源調往缺水嚴重的華北地區和西北地區,該工程緩解了水資源在 上的分布不均(空間或時間)。
(3)圖中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該線以北地區耕地多為 (水田或旱地),適合種植的糧食作物有 ;以南地區的耕地多為 (水田或旱地),適合種植的糧食作物有 。
(4)我國沿海地區集中了滬寧杭、遼中南、京津唐和珠江三角洲四大工業基地,圖中①為 工業基地,②為 工業基地。
【答案】(1)湖南省、山西省
(2)長江、空間
(3)旱地、小麥、水田、水稻
(4)遼中南、珠江三角洲
【解析】試題分析:
(1)由圖可知,A是位于南方地區的湖南省,B是位于黃河東側的山西省。
(2)南水北調是將長江流域的水調到缺水嚴重的華北地區和西北地區,這是為了解決我國水資源在空間上分布不均的問題。
(3)由圖可知,圖中的秦嶺-淮河以北是我國的北方地區,該地區屬于半濕潤區,耕地類型主要以旱地為主,糧食作物以小麥為主;秦嶺-淮河以南是我國的南方地區,該地區屬于水熱條件好的亞熱帶濕潤區,耕地類型以水田為主,糧食作物是水稻。
(4)由圖可知,①是位于我國遼寧省中南部的遼中南工業基地,這里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是以重工業為主;②是位于珠江入海口的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這里有我國最大的輕工業基地。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因地制宜,合理分布”的原則,下列搭配合理的是( )
A. 秦嶺淮河以北的地區適宜發展林業 B. 我國南方丘陵、山地適宜開辟梯田,發展種植業
C. 長江中下游地區應大力圍湖造田,擴大商品糧基地 D. 西北地區應退耕還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如圖,回答下題
(1)當南方的海南島進入春耕季節時,處于北方的黑龍江是( )
A.秋收季節
B.夏日炎炎
C.冰天雪地
D.春耕季節
(2)圖中反映的是我國南北端的季節差異,造成此差異的原因是( )
A.海陸因素
B.緯度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為因素
(3)2012年元旦,小陳通過百度視頻觀看了電視連續劇《湘西剿匪記》,據此可知故事發生地位于( )
A.江西
B.湖南
C.河北
D.河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亞洲地圖,回答下面小題。
【1】甲、乙、丙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分別是
A. 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中南半島 B. 印度半島、中南半島、阿拉伯半島
C. 中南半島、青藏高原、華北平原 D. 巴爾干半島、亞平寧半島、中南半島
【2】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但人口分布不均。圖中甲、乙、丙、丁四個地區相比較,人口相對稀少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完成12—14題。
【1】我國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少數民族是
A. 壯族、珞巴族 B. 漢族、維吾爾族 C. 藏族、回族 D. 壯族、傣族
【2】下列關于我國少數民族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 全國有56個少數民族 B. 民族分布特點“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
C. 少數民族多分布在西北、東南地區 D. 人口在百萬以上的少數民族只有壯族
【3】下面四幅圖中,表示蒙古族傳統活動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世界四個地區的氣溫降水狀況。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位于熱帶地區的地區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位于南半球的地點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屬于地中海氣候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沙特阿拉伯的貝都因人,居住在帳篷里,穿著寬大袍子,過著游牧生活,主要原因是( )
A.地處熱帶,是干旱地帶 B.氣候濕熱,帳篷利于防震
C.雨水多,河流多 D.多地震,帳篷利于防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塔里木盆地沙漠與綠洲示意圖,據圖回答下題。
(1)在東經88度,北緯39度附近有一個城市,這個城市是( )
A.葉城
B.和田
C.若羌
D.且末
(2)下列對圖中城市分布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多分布在綠洲地帶 ②多分布在塔里木河沿岸③沿盆地邊緣呈環狀分布 ④分布比較均勻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3)在塔里木盆地綠洲上發展農業,應特別注重( )
①擴大耕地面積 ②發展節水農業 ③防止土地荒漠化 ④防止水土流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