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國家。(判斷對錯)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能源中本來可以再生,但由于人類利用不當可能會使之難以再生的資源是( )
A. 礦產資源、氣候資源 B. 生物資源、礦產資源
C. 森林資源、土地資源 D. 草場資源、礦產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港珠澳大橋于2009年12月20日動工建設。跨海逾35公里,成為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實現全線貫通,建成通車后,從香港到珠海的車程只需半小時,粵港澳三地將緊密連接在一起。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該橋在修建的過程中,可能受到哪種自然災害的影響
A. 寒潮 B. 臺風 C. 泥石流 D. 干旱
【2】修建港珠澳大橋的意義包括
①極大地縮短了香港到珠海的車程
②加強香港、澳門、珠海三地的聯系
③促進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發展
④促進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長期繁榮穩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學者按自然地理特征,將中國分成如圖所示的四塊區域,并分別命名為“金色中國”、“銀色中國”、“綠色中國”和“黃色中國”.讀圖,完成下題.
(1)有關各區域地理景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金色中國”﹣﹣茫茫戈壁,黃沙浸浸
B.“銀色中國”﹣﹣沃野千里,綠樹成蔭
C.“綠色中國”﹣﹣草原廣袤,牛羊成群
D.“黃色中國”﹣﹣地勢高聳,冰川廣布
(2)四塊區域的人類活動及其影響因素對應不正確的是( )
A.“黃色中國”的傳統民居窯洞﹣﹣黃土廣布,深厚且具有直立性
B.“金色中國”的坎兒井﹣﹣氣候干旱,蒸發旺盛
C.“銀色中國”的內外交通不便﹣﹣河網密布,著名的水鄉
D.“綠色中國”的農作物熟制為一年兩熟到三熟﹣﹣熱量充足,降水豐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陰影部分是我國的地區.
(2)該地區是我國農業由農耕區向區過渡的地帶.
(3)圖中數據說明該地區水土流失嚴重,土質疏松,植被少是造成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本區的降水加劇了水土流失,其降水特點是 .
(4)對該地區的治理措施中,不正確的是 .
A.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增加植被覆蓋率
B.坡地筑梯田,溝谷修堤壩,實現土不下坡
C.禁止小煤窯的私挖濫采,減少對地表的破壞
D.無條件地擴大煤炭開采量,籌集治理環境的資金
(5)在發展經濟的道路上,本地區正努力調整產業結構,積極開發綠色產業.這里山川特色鮮明,歷史古跡眾多,民俗文化獨特,為大力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