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1為“地球公轉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
(1)地球自轉與公轉的方向一致,都是。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是。
(2)地球自轉形成了晝夜更替。地球形成了四季更替。
(3)3月21日前后,太陽光直射在上。當太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上時,地球公轉至圖示甲、乙、丙、丁中的處,這一天的節氣為北半球的日。
(4)一年中,南通市正午太陽升得的高度。夏至日最高,地面物體的影長最短;冬至日升得最低,地面物體的影長最長。圖2為我市某校地理興趣小組在某年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和12月22日繪制的“某教學樓正午影長示意圖”。①、②、③、④四圖中,可表示夏至日該教學樓正午影長的是。
【答案】
(1)自西向東;一年
(2)公轉
(3)赤道(0°緯線);甲;冬至
(4)②
【解析】當太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冬至日,為12月22日,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圈以內地區有極夜現象;當太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夏至日,為6月22日,北半球晝長夜短,北極圈以內地區有極晝現象;當太陽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時,這一天稱為春分日,為3月21日,全球晝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時為秋分日,為9月23日,全球晝夜平分。(1)地球自轉與公轉的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東,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是一年;(2)地球自轉形成了晝夜更替,地球公轉形成了四季更替;(3)3月21日前后,太陽光直射在赤道上,當太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上時,地球公轉至圖示甲、乙丙、丁中的甲處,這一天的節氣為北半球的冬至日;(4)一年中,南通市正午太陽升得的高度夏至日最高,地面物體的影長最短;冬至日升得最低,地面物體的影長最長,①、②、③、④四圖中,可表示夏至日該教學樓正午影長的是②。
所以答案是:(1)自西向東;一年(365日);(2)公轉;(3)赤道(0°緯線);甲;冬至;(4)②。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科特迪瓦農礦產品及城市分布圖,讀圖回答問題。
(1)科特迪瓦的首都是( )
A.阿比讓
B.馬恩
C.亞穆蘇克羅
D.圣佩德羅
(2)如圖是科特迪瓦農礦產品及城市分布圖,根據此圖判斷該國( )
A.位于加納東面
B.地勢南高北低
C.全年高溫
D.可可種植范圍比咖啡大
(3)據圖推測該國的人口分布,其中最合適的是( )
A.北部比較多
B.南部比較多
C.集中分布在交通沿線
D.集中分布在河流沿岸
(4)對于推測結論“人口集中分布在河流沿岸”,我們用該國的哪幅圖進行驗證最準確( )
A.人口分布圖
B.人口增長曲線圖
C.民族分布圖
D.交通路線分布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亞洲地形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D__________半島,I_____半島,H_______半島,
(2)寫出圖中數字所代表的氣候類型名稱:①_______氣候,②_______氣候,③_________氣候,④ ________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東南亞圖,回答問題。
(1)東南亞地處亞洲與_____洲,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中位于馬來半島(A)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__________海峽被日本稱為“海上生命線”。
(2)東南亞由中南半島和________群島兩大部分組成,其中中南半島的地形特點是_____________
(3)東南亞地處熱帶,是世界上_______、_______、油棕和椰子等熱帶經濟作物的最大產地(選填:青稞、玉米、天然橡膠、小麥、蕉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人口問題的主要矛盾是 ( )
A.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 B.人口基數大,資源、環境壓力大
C.人口過多帶來的城市化問題 D.人口地區分布不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