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地球巖石圈六大板塊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板塊名稱:
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
(2)圖中①處所在地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質災害發生較多.
(3)②處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脈____________;此山脈形成的原因是。
(4)請你大膽預測一下下列地理事物的未來發展:
東非大裂谷
地中海。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各地氣候、物產、風俗習慣都存在著差異,長期以來,在飲食上也就形成了許多風味.我國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說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東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齊魯、淮揚、粵閩四大風味。結合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圖中四個省區,說法正確的是()
A. A省區是我國唯一有熱帶氣候的省區
B. B省區往東跨過太行山脈就進入了山東省
C. C省區里有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洞庭湖
D. D省區有長江中下游的分界點--湖口
【2】飲食習慣與地理環境的關系非常密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山西人愛吃醋與該地區水土流失,土壤中鈣較少有關
②重慶人喜辣的食俗多與該區域冬季氣候較同緯度氣溫更低,濕度更大有關
③北方喜愛咸是因為冬季寒冷干燥,新鮮蔬菜少,形成了腌制蔬菜的習俗
④南方人喜愛甜食與南方多雨,光熱條件好,盛產甘蔗有關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3】跨經度、跨緯度最多的省級行政區分別是()
A. 內蒙古、新疆 B. 新疆、海南 C. 甘肅、新疆 D. 內蒙古、海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北半球地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四地人口分布最稀疏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關于圖中四地人口問題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甲所在的大洲人口分布稠密
B. 甲地區最突出的人口問題是人口老齡化
C. 丙國雖為發達國家,但人口增長較快,原因是移民
D. 丁國人口總數居世界第一位
【3】下列有關圖中乙、丁兩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兩地居民都以白色人種為主
B. 兩地緯度相同,氣候類型相同
C. 兩地都以水稻種植業為主
D. 兩地都是世界著名的產油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材料:2016年4月,北京入選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海綿城市”就是使城市像“海綿”一樣,在雨季時增強對水的“吸收、存蓄、滲透、凈化”功能,而在干旱缺水時可將水“釋放”出來加以利用.讀圖和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1】水資源屬于 ( )
①可再生資源
②不可再生資源
③自然資源
④氣候資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海綿城市”的建設符合北京的自然環境特征,即北京( )
A. 夏季多雨,冬季干燥 B. 雨季較長,降水量大
C. 地處平原,河湖眾多 D. 人口多,水資源匱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有關我國西高東低階梯地勢的有利影響,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
A. 有利于東部海上季風帶來的濕潤氣流順地勢深入內陸,帶來充沛的降水
B. 使許多大江大河滾滾東流,有利于溝通東西的水路交通
C. 西高東低的階梯地勢有利于發展海洋事業
D. 當河流從地勢高一級階梯跌落到低一級階梯時,會產生巨大的水能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下圖是改變“世界觀”的豎版世界地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是_____洲,其與乙大洲分界①為_____運河。
(2)②點的經緯度位置是(________),_______);①②兩地日出時間差異很大,原因是__________。
(3)12月19-2月25日,圖示中圖科考船“雪龍號”首次環南極大陸考察航行,此次航行從中山站出發,按圖中航向,沿途穿越的大洋依次為印度洋一________洋一__________洋;選擇此時間段進行環南極航行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哪一項敘述不是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有利條件
A.附近各種礦產資源豐富 B.基礎設施完善,有政府政策支持
C.儲備了大量的人才和資金 D.附近有多家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