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哪句話是說天氣的
A、廣東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B、未來兩天內有寒潮
C、昆明四季如春
D、北京冬季寒冷干燥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疆域遼闊,人口眾多。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條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滿足13億人的溫飽問題,是關系到我國國計民生的頭等大事。根據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1)參照圖中A框的描述,完成B框內容。
(2)在圖上找到并描劃出農耕區與牧區的界線。
(3)C區為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 地區,劃分該區域與其他三大地理區域界線的主導因素是 。
(4)寫出圖中數字代表的商品糧基地名稱:① ② .
③ ④ ⑤ 。
(5)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山脈名稱:D E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問題。
【1】根據圖判斷,導致日本這次火山爆發的主要原因是 ( )
A.非洲板塊與亞歐板塊之間的碰撞擠壓
B.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之間的張裂運動
C.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之間的張裂運動
D.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之間的碰撞擠壓
【2】日本雖然火山地震頻發,但是民眾已經能夠有序應對,下列應急行動錯誤的是( )
A.住平房的居民應迅速跑到室外空曠的地方,盡量避開高大建筑物、立交橋等設施
B.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
C.正在教室上課時應迅速到講臺、課桌下邊或墻角等地方躲避
D.住在樓房的居民應使用電梯或跳樓快速逃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區域名稱:A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在圖上用鉛筆描繪出A和B之間的大致界線。它是我國東部重要的地理界線,即__________一線。這一線是我國1月份____(°C)等溫線通過的地方;是____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B區域所在的干濕區主要為______地區。
(3)四大地理區域的地理環境有很大的差異。
A區域農業以旱作為主,主要的糧食作物是_____。東部瀕臨我國的內海—__海。
B區域的物產豐饒,是全國最大的____(糧食作物)產區。人口總數在四個區域中居第______位。
C是我國平均海拔最_____的區域 ,成為我國夏季氣溫最___的區域。本區域歷史上內外交通十分困難,2005年10月,_______鐵路的全線鋪通,對本區的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D區域自然地理環境的主要特征是_____,農業以_________(種植業、牧業、林業)為主。從東到西,D區域的自然景觀大致上呈現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變化,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4年我國老年人口數量已突破2億大關,達到2.02億,占全國總人口的14.8%,預計2020~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從2.3億直接增加到4.1億,比重高達25.8%。現在正在形成第一個老年人口增長高峰。根據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1】人口老齡化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是( )
A.老中青都有,結構合理
B.老人多,經驗豐富,可指導經濟發展
C.勞動力結構發生變化,勞動力相對減少
D.不會對養老帶來較大影響
【2】現階段我國人口的基本國策是( )
A.全面放開二胎 B.大力向海外移民
C.實行計劃生育 D.降低結婚年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形雨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C點的海拔是( )
A.1000m B.2000m
C.3000m D.4000m
【2】A、B兩點的相對高度是( )
A.1000m B.2000m
C.3000m D.4000m
【3】此時,測得B點的氣溫是14°C,則A點的氣溫是( )
A.2°C B.8°C
C.20°C D.26°C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坡降水多 B.B處降水最多
C.C坡為迎風坡 D.背風坡坡降水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北方地區的位置和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秦嶺一淮河一線為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的界線,大致與我國1 月_______℃等溫線和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相吻合。
(2)山脈既是我國地形的骨架,也是我國主要氣候區的分界線。① 山脈是我國階梯界線山脈,也是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分界線。太行山山脈以東②為 平原。
(3)東北平原與黃土高原是我國兩大地形區。請分析二者自然環境特征異同點:
相同點:二者大部分位于 (季風區或非季風區)內。
不同點: 。
(4)黃土高原地處我國地勢的第______級階梯上,水土流失嚴重。造成這種后果的氣候原因是 。
(5)要實現黃土高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強生態建設。對治理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請提一條合理建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