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5-2016學年云南省文山市八上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我國的自然災害頻繁發生,下列對我國農業生產影響最大、時間最長、范圍最廣的
氣候災害是:
A.寒潮 B.臺風 C.霜凍 D.干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八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我國人口達到13.7億,回答以下問題.
1.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是( )
A. 印度 B. 美國 C. 中國 D. 日本
2.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但目前每年新增人口仍達1200多萬,主要原因是( )
A. 出生率高 B. 死亡率低
C. 人口基數大 D. 自然條件好,生活水平高
3.這次人口普查顯示,少數民族人口約占8.49%.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國的( )
A. 東部和西部地區 B. 東部和中部地區
C. 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 D. 中部和西南地區
4.這次人口普查表明,大陸31個省(區、市)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之間,人口凈增長7390萬人,而1990到2000年的十年之間,人口凈增長1.3億,兩個十年相比,后一個十年比前一個十年人口凈增長減少了約5600萬人,這表明( )
A. 人口大量遷移到了國外
B. 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現負增長
C. 人口死亡率升
D. 我國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得到了較好的執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4-2015學年安徽省六安市八下期末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北京作為全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今后城市發展和布局措施合理的是( )
A. 擴大城市范圍 B. 所有工業遷出市區
C. 縮小城區綠地,改建住宅 D. 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4-2015學年安徽省六安市八下期末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地區中,耕作制度為一年三熟的是( )
A. 東北平原 B. 長江中下游平原
C. 四川盆地 D. 海南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4-2015學年安徽省六安市八下期末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黃土高原地表形態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地表破碎,溝壑縱橫
B. 地面平坦,大部分是一望無際的原野
C. 雪山連綿,冰川廣布
D. 地表崎嶇不平,是個多山的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八上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讀我國“冬、夏季節風向示意圖”,分析回答問題。
(1)受海陸位置和緯度位置的影響,我國大多數地區冬、夏季節盛行風向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把這種風向隨季節而顯著改變的現象稱為________氣候。
(2)據圖可知,我國的降水集中在________(季節),其水汽來源于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如果夏季風活動不穩定,容易導致的氣象災害是________、________。
(3)冬季,我國盛行________風和________風;如果冬季風活動強烈,容易形成________(災害性天氣);四川盆地受冬季風影響________(填:大或小),主要原因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八上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國家統計局09年2月26日發布的人口報告顯示,2008年年末我國總人口為13280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45.7℅,男性占總人口的51.5℅。全年出生人口出生率為12.14‰;死亡率為7.06‰。 根據以上信息和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從以上資料中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
A、我國城鎮人口多于鄉村人口 B、我國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C、我國的人口總數正逐漸減少 D、我國的人口總數已達最高峰
2.人口數量過多給我國帶來的不利影響有( )。
①資源緊缺 ②勞動力不足 ③環境破壞 ④就業壓力大 ⑤住房困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3.我國地理學家胡煥庸提出了一條著名的人口地理界線是( )。
A、秦嶺——淮河 B、黑河——騰沖
C、長城沿線 D、0℃等溫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鄒城市七年級上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地理現象中,由于地球自轉造成的是( )
A.五帶劃分 B.晝夜更替
C.四季變化 D.晝夜長短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