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圖及相關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2011年3月11日,日本當地時間14時46分,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里氏9.0級大地震并引發海嘯,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1)日本東臨________,西臨_______。(填海洋的名稱)
(2)A點位于C點的_________方向。
(3)寫出圖中A點和C點的經緯度: A________ C_______。
(4)若圖上距離AC為2cm,則A、C兩地的實地距離為_____千米。
【答案】太平洋 日本海 正南 35°N,140°E 40°N,140°E 480千米
【解析】
(1)日本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部,是一個多山的島國,由北海道島、本州島、四國島、九州島4個大島、數千個小島及附近的海域組成,最大的島嶼是本州島,西隔日本海和中國、韓國等隔海相望。
(2)由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所構成的網絡叫做經緯網,利用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
(1)日本東臨太平洋,西臨日本海。
(2)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可判斷A點位于C點的正南方向,C點位于B點的東北方向。
(3)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讀圖可知,A點的經緯度是(35°N,140°E),C點的經緯度是(40°N,140°E)。
(4)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讀圖可知,圖中比例尺位于數字式,表示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240千米,若圖上距離AC=2cm,則A、C兩地的實地距離為480千米。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剛踏進初中,王浩同學很喜歡他的學校,他繪制了一幅學校的平面圖,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從學校前校門到后校門行走的方向大致是:
A. 先由東北向西南再由南向北 B. 先由西南向東北再由北向南
C. 先由北向南再由東南向西北 D. 先由南向北再由東南向西北
【2】王浩將這幅圖送給他的地理老師,但地理老師看后,說這幅圖存在一個明顯的問題,這個問題是:
A. 缺少圖例 B. 指向標錯誤 C. 缺少經緯線 D. 比例尺應為1∶30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考查小組7月份進入一個海拔3000多米的河谷,他們看到谷地中綠油油的青稞和黃燦燦的油菜花交相輝映,而不遠處的山坡卻綠草稀疏。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該河谷可能位于( )
A.寧夏
B.新疆
C.西藏
D.內蒙古
(2)該地區青稞的單位面積產量較高,其主要原因是( )
A.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
B.水源充足,熱量豐富
C.氣溫較低,沒有病蟲害
D.地勢平坦,土壤肥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圖的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比例尺用文字式表述應為__________。
(2)圖中B點的海拔是______米,A、B兩地的相對高度是______米。
(3)圖中小清河的河流流動的方向是從_______ 向______流。(填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問題。
(1)圖甲中A點在C點的__________方向,D點在B點的________方向,C點在B點的__________方向。
(2)圖甲中A、B、C、D四點中四季分明的是________,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是________。
(3)A點的經度是________,位于東西半球中的________半球;C點的緯度是________,位于南北半球中的________半球。
(4)當地球如圖乙所示時,太陽直射________,此時北半球所處的季節為________,北半球晝夜長短狀況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氣候資料圖,完成下面小題。
【1】【1】該氣候類型的特點是( )
A. 夏季暖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 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
C. 全年溫和濕潤,氣溫年較差較小
D.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
【2】【2】該氣候一般分布在下列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