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左圖是“我國局部地區圖”,右圖是“某地作物種植景觀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左圖中穿過秦嶺的年等降水量線是
A. 50mm線 B. 200mm線 C. 400mm線 D. 800mm線
【2】右圖所展現的耕作場景,可能是左圖中的
A. ①地區 B. ②地區 C. ③地區 D. ④地區
【3】左圖中②地的溫度帶和干濕地區是
A. 中溫帶、干旱區 B. 暖溫帶、半濕潤區
C. 亞熱帶、濕潤區 D. 暖溫帶、半干旱區
【4】左圖中③地農作物的熟制主要是
A. 一年一熟 B. 兩年三熟 C. 一年兩熟 D. 一年三熟
【答案】
【1】 D
【2】 D
【3】 B
【4】 B
【解析】
【1】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的地理界線,是我國四大區域中,南方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800mm等降水線通過的地方。
我國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線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故選D。
【2】右圖所示的是水田插秧的農事活動,該活動分布在甲圖秦嶺、淮河以南的④漢江流域。依據題意,故選D。
【3】讀圖可知:①寧夏平原位于中溫帶、干旱區;②渭河平原位于暖溫帶、半濕潤區;③華北平原位于暖溫帶、半濕潤區;④漢水谷地位于亞熱帶、濕潤區,故選B。
【4】受緯度因素影響,位于華北平原③地的農作物熟制為兩年三熟,故選B。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小說《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講述了英國公爵率領探險隊搜救格蘭特船長的故事。探險隊在10月到達南美大陸,沿著南緯37°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搜救活動,依次途經圖中的①、②、③、④四地。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小說里有如下描述:“10月30日,太陽在熱霧中升起,苦的是草原里沒有可蔽蔭的地方。”干渴的探險隊終于找到一個有淡水河流匯入的鹽湖,但卻發現“湖水完全干涸了”。這個鹽湖可能位于(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①地和③地氣候和景觀迥異,主要影響因素是( )
A. 緯度位置 B. 半球位置 C. 海陸位置 D. 地形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有關圖中①②③④四城市的說法,正確的是
A. ①為昆明,其所在省區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分布的省區
B. ②為貴陽,其所在省區簡稱貴或滇,這里地勢險峻,水能豐富
C. ③為南昌,其所在省區簡稱贛,境內有我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
D. ④為上海,是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的核心城市,是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
【2】有關圖中甲、乙兩省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甲為廣東省,境內珠江是我國水量最大、汛期最長的河流
B. 甲省所在工業基地是全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C. 乙為臺灣省,西隔屬于南海的臺灣海峽,與我國福建省相望
D. 圖中與甲省相鄰的省級行政區有桂、湘、贛、閩
【3】下列商品運輸適合利用圖中鐵路干線的是
A. 10萬噸進口原油從廣州運往長沙 B. 2000噸鋼材從上海運往貴陽
C. 3000斤水蜜桃從杭州運往上海 D. 10箱急救藥品從臺北運往南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列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長江三角洲地區濱江臨海,江海聯運,加上發展迅速的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水陸交通極為便利;這里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河湖眾多,自古以來就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本地區人口眾多,科技發達,城市密集,市場廣闊.
材料二:“長江三角洲地區略圖和上海市氣溫降水資料圖”
(1)長江三角洲地區主要包括上海市、______省南部地區和浙江省北部地區,東臨東海和______海.
(2)該地區地處我國三大平原中的______平原,我國最大河流-______為本區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______(氣候類型)溫暖濕潤,發展農業的自然條件優越.
(3)該地區是我國髙新技術產業密集的地區之一,其發展高新技術的最有利條件是_____(填字母).
A.農業基礎好B.人口稠密,勞動力多C.科技力量雄厚D.礦產資源豐富
(4)我們學校(江蘇省南通市)所在地隸屬于圖中的____(城市).____(城市)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也是我國最大的城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