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經緯網圖,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A、C兩點的經緯度:A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虛線表示的緯線是_____________。
(3)與B所在經線構成經線圈的另一條經線是____________。
(4)圖中A點位于東西半球中的_______半球,B點在南北半球中的________半球。
(5)C點位于東西半球中的______半球,緯度帶中的_______帶(低/中/高緯)。
【答案】0° 60°E 70°S 180° 南極圈(或66.5°S) 110°W 東 北 西 高緯度
【解析】
在地球儀上或地圖上,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就構成了經緯網。在經緯網上,經度的變化規律為:向東度數增大為東經,向西度數增大為西經。赤道是0°緯線,以北是北緯,以南是南緯。度數向北增加是北緯,度數向南增加是南緯。
(1))讀圖,根據經緯度的變化規律可知,A點的經緯度是0°,60°E,C點的經緯度70°S,180°。
(2)讀圖可知,圖中虛線位于南緯60°-70°之間,是南緯66.5°,是南極圈。是南溫帶和南寒帶分界線。
(3)讀圖可知,B位于70°E,與它相對的經線必須是西經,度數和它加起來是180°,所以與B所在經線構成經線圈的另一條經線是110°W。
(4)東西半球的界線是西經20°和東經160°組成的經線圈,西經20°以東至東經160°是東半球,另一半是西半球,由此判斷A位于東半球,南北半球的界線是赤道,北緯都在北半球,南緯都在南半球,所以B在北半球。
(5)讀圖可知,C位于180°,南緯70°,由此判斷,C位于西半球。南緯70°大于60°,所以位于高緯度。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目前,我國已在兩極地區成功建立了5個科學考察站。讀小圖,完成下列各題。
【1】距離南極點最近的我國極地科考站是
A. 黃河站 B. 中山站
C. 長城站 D. 昆侖站
【2】圖中甲地為我國最新的南極科考站預選址地點,它位于中山站的
A. 西南方向 B. 東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東北方向
【3】下列四種動物,不分布在南極地區的是
A. 企鵝 B. 磷蝦 C. 北極熊 D. 鯨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經緯網示意圖,完成下列小題。
【1】圖中①地的經緯度是( )
A. 70°N,170°E B. 70°N,170°W
C. 70°S,170°E D. 70°S,170°W
【2】圖中②地位于( )半球
A. 東半球,北半球 B. 東半球,南半球
C. 西半球,南半球 D. 西半球,北半球
【3】圖中②地位于③地的( )
A. 西南方向 B. 東北方向 C. 正南方向 D. 正北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十三五”期間,按照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圍繞落實“四個著力”要求,緊緊抓住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讓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重大機遇,以實現創新驅動發展轉型為目標。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讀甲圖,東北地區有豐富的資源( )
A. 太陽能 B. 森林資源 C. 水能 D. 有色金屬
【2】有東北地區農業生產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地勢中間高,南北低,沃野千里 B. 夏季高溫多雨,農作物一年兩熟
C. 是我國提供商品糧最多的糧食生產基地 D. 三江平原的濕地應繼續開墾,擴大耕地面積
【3】讀乙圖,有關東北地區工業敘述正確的是( )
A. 重工業為主 B. 高新科技工業為主 C. 能源缺乏 D. 輕工業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左圖數據能說明地球的( )
A. 大小 B. 質量 C. 海陸分布 D. 高低起伏
【2】右圖顯示地球的海陸面積比約( )
A. 8∶2 B. 7∶3 C. 5∶5 D. 9∶1
【3】由左圖中的數據,可推算經線的長度約為( )
A. 1萬千米 B. 2萬千米 C. 3萬千米 D. 4萬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北方地區略圖”,完成下列各題。
(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稱。山脈:A ,B ;平原:C ,D ;礦產及資源:a 油田,E海沿岸有我國最大的鹽場 。
(2)C平原有肥沃的 ,由于氣候的原因,作物熟制多為 。
(3)D地區是國內重要的農耕區,這里人口和耕地密集,城鎮和工礦企業眾多,發展生產面臨的最大問題是 。針對此問題,國家已采取的措施有 ;其次我們還應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