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我國季風氣候對農業生產最有利的特點是( )
A.夏季高溫多雨 B.春旱 C.冬季嚴寒 D.秋季多風沙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地球公轉至A、B位置時北半球的節氣:A.____ _(節氣)B.___ _(節氣) 。
(2)地球公轉至A位置時,太陽直射的緯線是____ ____北極圈內有____ ____現象。此時甘肅省白晝最長,這一天是在____ ____(日期)前后。
(3)在公轉軌道外的短線上,用箭頭畫出地球繞太陽公轉的方向。
(4)地球的公轉產生了____ __現象。
(5)太陽直射____ ____晝夜平分,節氣是____ 和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學校開展“水土流失與植被的關系探究”研究性學習,讀黃河流域示意圖、水土流失與植被關系實驗圖及材料,完成活動報告。
材料:歷史上,黃土高原曾經植被繁茂,溝壑稀少。后來,植被逐漸遭到破壞,水土流失越來越嚴重,形成了如今千溝萬壑的景觀。
(1)【觀察發現】圖一中的兩瓶水,渾濁的是瓶,反映水中泥沙含量 , 該水樣取自黃河(上、中)游河段。
(2)【實驗探究】觀察圖二得出結論: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下,甲地表植被茂密,水土流失;乙地表植被 , 水土流失多。觀察圖一中水樣A與圖二中(甲或乙)實驗現象相似。
(3)【聯系實例】黃河中游流經高原,嚴重的水土流失,使該地區呈現景觀。
(4)【提出對策】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措施有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有關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目前,我國東北地區的生態環境達到臨界狀態,重要礦產資源瀕臨衰竭;森林面積減少,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惡化;一些資源型城市,由于開采方式和治理落后,誘發了一系列礦山環境問題,并有逐年加劇的趨勢。
材料二 東北地區圖。
(1)東北平原北部地區土地肥沃,該地區有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平原和平原。受氣候影響,農業耕作制度是。
(2)2000年,國家決定停止開發北大荒,其目的是( )
A.保護濕地
B.保護耕地
C.發展畜牧業
D.植樹造林
(3)東北的山地,是我國天然林的主要分布區,有“森林資源的寶庫”之稱。大面積砍伐森林,將導致 , 使農業生態環境惡化。
(4)遼中南重工業基地中著名的鋼鐵工業基地A是。有我國“汽車工業搖籃”之稱的工業城市B是。
(5)對于大慶、撫順等資源型城市,今后應注意產業結構調整,積極發展和產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海峽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海峽是洋的邊緣部分
B. 海峽是溝通兩個海洋的狹窄水道
C. 海峽僅僅是指島嶼與半島之間的狹窄水道
D. 海峽僅僅是指大陸與島嶼之間的狹窄水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