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中南半島的地形特點是( )
A.高原為主
B.山地為主
C.地形崎嶇
D.山河相間南北縱列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等高線圖回答問題。
(1)甲河流向為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李莊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
(3)已知李莊的溫度11℃,按氣溫的垂直分布規律,鳳凰山頂的氣溫為____。(保留整數)
(4)陳莊位于的地形區是_______________
(5)圖示村莊中,可以看到瀑布景觀的村莊是__________
(6)若量得張莊與王莊的圖上距離為2厘米,則兩地實際直線距離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長江流域略圖”和“南水北調圖”及有關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你從雪山走來,春溯是你的風采;你向東海奔去,驚濤是你的氣概
材料二:社會各界關注的南水北調工程已于2002年年底正式開工建設,經過數十年研究,南水北調工程總體格局確定為西、中、東三余線路,分別從長江的上、中、下游調水,以緩解北方地區千早缺水、水環境惡化等問題,適應西北、華北地區經濟發展的需要。
(1)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_____山脈,自西向東注入_____海,是我國第____大河。
(2)長江素有“水能寶庫”之稱,水能主要集中在_____游河段,該河段水能資源豐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圖中①是_______水利樞紐。
(3)南水北調工程就是把長江水系豐富的水資源,調到我國缺水嚴重的_____地區
(4)東線調水可沿_____運河等部分河段北上,把長江、___、___、海河流域聯合起來,統一調劑,運達 _____、_____等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在四大地理區域中,絲綢之路經濟核心區A位于_______地區;該地顯著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_____。
(2)將青藏地區單獨劃分為一個地理區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3)C為_____山脈,是地勢___________的分界線,此山脈以東地區制約其經濟發展的原因是____資源短缺,該資源短缺的主要社會經濟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圖中P地最大的生態問題是________,發生此類問題與哪些自然因素有關__________,該地區為了解決此問題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至少例舉2條)
(5)②區域是我國最大的_____基地。下列關于長江三角洲地區工業發達的原因_______(至少例舉2條)
(6)制約①和②兩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
A.能源短缺 B.河網密集 C,水早災害 D.臨江面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東北地區山環水,物產豐富
材料二:
(1)圖中a是_______是我國結冰期最長的河流,主要影響因素是_______,
(2)材料一中,甲地為________分布著亞洲最大的淡水濕地,它位于我國四大干濕地區中的________區。該地區生態作用不包括_________。
A.生態蓄水B.調節氣候C.維護生物多樣性D.提供生活用水
(3)圖中乙為_______(地形區),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從材料二中分析該地區為商品糧基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4)該處傳統民居具有房頂坡度大,墻體厚,窗戶小等特點,說說這種傳統民居特點與自然環境的關系___________。
(5)圖示區域冬季氣溫__________(高、低),原因是__________。
(6)東北重工業基地形成的有利條件是(_____)
A.廉價的勞動力資源 B.先進的高科技條件 C.發達的水運條件 D.豐富的礦產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地形圖”回答問題。
(1)寫出字母代表的山脈名稱A______;B______;D______;E______;F______;G_____。
(2)山脈C是________,該山脈是我國重要的地理界線,其走向是________。
(3)①_______是世界最高的高原;②________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該盆地位于我國地勢的第________級階梯。
(4)③是________盆地,④是________高原,⑤是________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某日太陽光照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地球自轉的方向是______
A. 自東向西 B. 自西向東
C. 自南向北 D. 自北向南
【2】甲地所在的溫度帶是__________
A. 熱帶 B. 南溫帶 C. 北溫帶 D. 北寒帶
【3】這一天,北半球的節氣應是__________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