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圖,回答下面小題。
【1】關于圖中信息表述正確的是
A. 年降水量西北多,東南少
B. 城鎮主要分布在地勢相對較低的谷地
C. 河湖稀少
D. 地勢東南高,西北低
【2】青稞是西藏最重要的糧食作物,多種植于河谷地帶,最主要原因是
A. 熱量更充足 B. 降水量更大
C. 光照更充足 D. 土壤更肥沃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填出圖中數碼號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海域: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鄰國及隔海相望的國家:⑨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
(2)地形區⑤_____________和地形區⑥____________之間的山脈是____________。
山脈⑧_______________的東側是華北平原,西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脈⑦是河流①____________和②_________________ 的分界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人口增長的地區差異很大。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區是:亞洲的 、歐洲的 、美洲的東部等。
(2)圖中A、B、C、D四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歐洲人口增長緩慢,很多國家甚至出現負增長,產生的人口問題有哪些(至少2條)?
(4)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人口增長較快,產生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要求:
(1)右圖中字母M、N代表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其中M線是我國東西部的分界線,此線以西是我國的___________(季風區或非季風區),這里主要的土地利用類型是______,適宜于布局農業生產部門中的________業;此線以東受夏季風影響_______,是我國主要的農業區,這里廣大的內陸水域適宜發展_____業。
(2) N線是我國南北方的分界線,東段大致穿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線(山脈、河流),此線大致與______mm等降水量線一致,A地位于干濕地區的______區,耕地類型是______,主要的油料作物是______;B地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是_________。
(3) 從右圖看我國共有______種氣候類型,對應左圖B地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__,C地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4) D地夏季氣溫最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國的______牧區(四大牧區之一)。
(5)E地位于我國的______帶(溫度帶),農作物的耕作制度是一年______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右圖,完成下列要求。
(1)圖中字母所代表的省級行政區的簡稱和名稱是
簡稱:A B E
名稱:C D
(2)圖中序號所代表的海峽的名稱是① ② 其中 (填序號)是我國的內海之一。
(3)圖中我國最大的島嶼的名稱是 ,全部位于熱帶,且是我國的第二大島嶼的名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鏈接生活。
暑假期間,濟南某中學的地理社團,同父母們一起開展了“環游中國”自駕游活動。下圖是學生自主確定的考察路線圖,他們對沿途遇到的現象和疑問進行了收集和整理。請參與到活動中,完成此次考察。
(1)他們從濟南出發,首先到達A地,住在牧區的傳統民居 里;在B地他們品嘗了當地的特色瓜果 ;在C地他們穿著當地民族的傳統服飾 拍照留念;在D地區參觀了我國最大的 水利工程;然后沿江而下到達我國最大的城市 ;最后返回濟南。
(2)運用所學知識,解釋下列現象。
現象1:從A到B地表景觀呈現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變化規律。
現象2:B地區的城鎮分布在盆地邊緣的綠洲上。
現象3:在C地區出現呼吸困難的癥狀。
(3)請比較長江對D、E兩地區發展影響的差異。
(4)張先生家在常州,工作在蘇州,每天往返于兩城市之間,就像生活在同一城市。請你據圖回答,這種生活方式依賴的條件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球板塊發生張裂運動時,地表會發生的現象是( )
①斷裂陷落 ②地表隆起 ③形成高大山脈 ④形成新的海洋
A.① ② B.② ③ C.① ③ D.①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