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東明縣某初級中學九年級地理興趣小組,在“十一”期間對山東省東部的A山進行了實地考察。結合A山所在區域的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在等高線地形圖上,A、B兩山頂標有數字440(米)、480(米),這兩個數字指的是_______(海拔或相對高度)。
(2)登山路線規劃有①、②兩條,為安全起見,興趣小組選擇了①路線,請解釋理由。_________________
(3)興趣小組測量出甲村到登山路線①的圖上距離為2厘米,則實地距離是 千米。
(4)登上A山山頂后,興趣小組發現B山在他們的 方向。
(5)興趣小組考察發現,甲村為圖示區域最大的聚落。該聚落形成的有利條件有哪些?
【答案】
(1)海拔
(2)等高線稀疏,坡度緩
(3)2
(4)西南
(5)地形平坦,交通便利,靠近水源
【解析】
試題分析:
(1)海拔高度也稱絕對高度,就是某地與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標準來計算;相對高度是指兩個地點的絕對高度之差。表示地面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在等高線地形圖上,A、B兩山頂標有數字440(米)、480(米),這兩個數字指的是海拔。
(2)利用等高線的疏密來判斷坡度的平緩和陡峻,一般來說:等高線稀疏,坡度平緩;等高線密集,坡度陡峻。要選擇一條坡度較緩的路線登山,應選擇等高線稀疏的地區,據圖可知:①處等高線稀疏,表示坡度緩和,②處等高線密集,表示坡度陡峭,因此如果要從①、②兩處登山,則選擇從①處登山要容易些。
(3)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也叫縮尺。其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據圖可知:該圖的比例尺為1:100000,興趣小組測量出甲村到登山路線①的圖上距離為2厘米,則實地距離是2÷1: 100000=200000厘米=2千米,故本題選C。
(4)地圖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對于一般地圖,通常是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根據指向標定向,一般來說,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有經緯網的地圖,根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來確定方向。據指向標圖可知:B山在興趣小組的 西南方向。
(5)聚落的分布狀況與地理環境有著密切聯系。一般來說:地形平坦,交通便利,靠近水源的地方有利于聚落的布局。據圖可知:甲村等高線稀疏,有多條公路線從此穿過,有河流從其附近流過,因此地形平坦,交通便利,靠近水源,有利于聚落的形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當地球公轉至圖中所示位置時,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是( )
A.赤道 B.北回歸線
C.南極圈 D.南回歸線
【2】圖中ABCD四點中,此時出現極夜現象的是( )
A.A點 B.B點 C.C點 D.D點
【3】關于這一天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此時是冬至日 B.A地晝短夜長
C.此時南極圈以內出現極晝現象 D.C地晝夜等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大西洋號豪華郵輪2015年3月22日從上海啟航,計劃經過83天的環球航行,于6月13日回到上海。下面是乘坐這班郵輪的王先生在途中的所經所見所聞,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郵輪環球一周,依次經過的大洋是 、太平洋。
(2)王先生在航行中經過了兩條世界重要的運河,其中A是 ,B是 。
(3)郵輪進入紅海時,王先生聽導游講,大約2 000萬年前,阿拉伯半島與非洲分開,300萬年前,海水進入誕生了紅海。請你用板塊構造學說的理論解釋紅海形成的原因,并預測紅海未來的變化趨勢 。
(4)到達雅典后,王先生了解到英法等地的居民夏季常到陽光明媚的地中海沿岸休假。地中海沿岸夏季的氣候特點是 。
(5)王先生歷時近三個月的航行回到上海,發現上海的白晝時間比他離開時 。(長或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區域圖,回答問題。
(1)從緯度位置看:北回歸線穿過我國的南部,所以我國絕大部分地區地處_______________帶(溫度帶);從海陸位置看:中國位于_______________洲東部和_______________洋西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2)圖中:A是________(國家);B是____________(國家)
(3)省級行政區中位置最南的是_______________(寫簡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請根據下列的要求,設計一所希望小學,并將你設計的最滿意的平面圖繪在帶有標尺的圖框內
a) 比例尺為1∶1000;
b) 學校大門朝向東方
c) 學;驹O施:運動場(長80米、寬40米)、教學樓(長40米、寬10米)、教學樓(長30米、寬20米)、辦公樓(長20米、寬10米)
d) 其他公用設施(如花壇、草地等)可自行設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要求:
(1)下列對圖中甲洲敘述錯誤的是( )
⑴擁有世界最大的平原和高原
⑵位于世界面積最大的大陸東部
⑶三面瀕臨的海洋依次是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
⑷有世界上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地方。
⑸擁有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淡水湖
A、⑴、⑶ B、⑵、⑶、⑷
C、⑷、⑸ D、⑴、⑵、⑶
(2)亞歐兩洲分界線: ① 山脈② 海,世界最高大的山脈:③ 山脈歐洲最高大的山脈:④ 山脈,世界最咸的海:⑤ 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夏季風來自太平洋和印度洋,其中C是來自 洋的 季風,D是來自 洋的 季風。二者為我國東部地區及西南地區帶來大量 。受此影響期間,我國氣侯的主要特點是 。
(2)E是來亞歐大陸內部的 風(填風向),特點是 ,加劇了我國北方的嚴寒,使南北加大.這一季節我國的主要氣象災害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六大板塊與主要火山、地震帶的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六大板塊名稱:
A ,B ,C ,D ,E ,F 。
(2)在圖中標注一處火山地震帶并填出另一處火山地震帶: 。
(3)亞洲東部的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地震國”,每年的有感地震達1500多次,甲、乙兩地中代表日本的是 。
(4)①處是 山脈,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該山脈仍在持續增高的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