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某地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地區屬于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地區,本區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本區域多(內流/外流)河。
(2)產生以上自然特征的原因按因果關系排序,正確的是( )
①降水稀少,氣候干旱 ②山脈對濕潤氣流的阻隔
③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難以到達 ④深居內陸,距海較遠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④②③①
(3)該地區的植被類型由東向西依次為草原、、荒漠。
(4)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盆地:A , B;
河流:C;
鐵路線:D
(5)B地區蘊藏著豐富的和資源(礦產),為加快西部大開發,在本區興建的“”工程將這里的能源資源運送到東部地區。
(6)圖中F平原,與河西走廊都是該地區重要的灌溉農業區,由圖可知,F的灌溉水源來自 , 河西走廊的灌溉水源主要來自。
【答案】
(1)西北,干旱,內流
(2)D
(3)荒漠草原
(4)準葛爾盆地,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河,蘭新線
(5)石油,天然氣,西氣東輸
(6)寧夏(銀川),黃河水,祁連山冰雪融水
【解析】該題以西北地區圖為切入點,考查的是西北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植被和自然資源等,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讀圖分析問題的能力。
⑴讀圖可知,該地區屬于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西北地區,本區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本區域多內流河。
⑵由于西北地區④深居內陸,距海較遠,②山脈對濕潤氣流的阻隔,③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難以到達,①降水稀少,氣候干旱,故答案D正確。
⑶由于該地區的降水自東向西降水逐漸減少,植被類型由東向西依次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⑷讀圖可知,盆地:A為準葛爾盆地,B塔里木盆地;河流:C塔里木河;鐵路線:D
為蘭新線。
⑸B塔里木盆地地區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礦產),為加快西部大開發,在本區興建的“西氣東輸”工程將這里的能源資源運送到東部地區。
⑹讀圖可知,圖中F平原,與河西走廊都是該地區重要的灌溉農業區,由圖可知,F寧夏(銀川)的灌溉水源來自黃河水,河西走廊的灌溉水源主要來自祁連山冰雪融水。
所以答案是:(1)西北、干旱、內流;(2)D;(3)荒漠草原;(4)準葛爾盆地、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河、蘭新線;(5)石油、天然氣、西氣東輸;(6)寧夏(銀川)、黃河水、祁連山冰雪融水。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看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完成填空。
(1)圖中數字①是地區,A線是該區與其他三個地區的界線,確定這條界線的主導因素是。④是地區,該區與地區③的界線D大致與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分布一致。
(2)填數字代號:在①、②、③、④四個區域中,耕地主要分布在 , 牧區主要分布在。
(3)地區②與地區③的分界線大致沿著B(山脈)和C(河)一線,該線是l月平均氣溫等溫線通過的地方,是暖溫帶與(溫度帶)的分界線;該線也是毫米年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是半濕潤地區與(干濕地區)的分界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我國人口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2010年人口約為13.70億 B. 人口仍在不斷的增長
C. 人口增長越來越快 D. 老齡人口比重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游客旅游時拍攝的一張照片,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1】從照片中可以看出影響該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地形 ②氣候 ③河流 ④交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2】該游客發現聚落里有好多古建筑,且有保護標志。你認為當地保護這些古建筑的主要原因是( )
A. 它能適應當地的環境 B. 它能適應現在的社會發展
C. 它比現代建筑好看 D. 它記錄的信息有研究價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吊腳樓是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傳統民居之一,右圖是云南吊腳樓,一般用木柱撐起,分上下兩層,是當地重要的旅游特色景觀之一。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作為旅游資源的吊腳樓,它架空建造的主要原因是
A. 防寒保溫 B. 通風防潮 C. 遮風擋雨 D. 登高望遠
【2】吊腳樓反映出當地的自然特征是
A. 獨特的民俗 B. 濕熱的氣候 C. 密集的河流 D. 多山的地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