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甲、乙、丙三地海拔高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確的是
A. 甲>乙>丙 B. 乙>甲>丙 C. 丙>乙>甲 D. 丙>甲>乙
【2】圖中①處地形部位的名稱是
A. 山脊 B. 山頂 C. 山谷 D. 陡崖
【3】甲、乙兩處的相對高度可能是
A. 60米 B. 100米 C. 120米 D. 150米
【4】圖中曹河的流向是
A. 由西南流向東北 B. 由東南流向西北 C. 由西北流向東南 D. 由東北流向西南
【答案】
【1】 C
【2】 A
【3】 A
【4】 D
【解析】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地方為陡崖.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緩。
【1】由圖可知,該圖反映的等高距是100米,甲地的海拔是低于100米,乙的海拔是在100米至200米之間,丙的海拔是在300米以上,所以甲、乙、丙三地的海拔高度由高到低排序是丙>乙>甲,故選C。
【2】讀圖可知,圖中①處位于等高線凸向低處的部位,是山脊。故選A。
【3】根據等高距可判斷,甲處的海拔是0-100米以下,乙處的海拔是100米,所以兩地的相對高度在0-100米之間,所以選A。
【4】由圖可知,該圖上有指向標作為判斷方向的依據,由等高線可以看出,漕河位于等高處凸向高處的山谷地帶,其流向是自東北流向西南,故選D。
該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讀圖分析即可。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們生活中有很多現象蘊含著地理知識,下列現象與地球自轉有關的是( )
A. 我國大部分地方四季分明,春暖、夏熱、秋涼、冬冷
B. 家住海晏的小明早晨給遠在美國紐約的姨媽打電話,姨媽卻說“晚上好”
C. 正午時學校操場上旗桿的影子冬天長夏天短
D. 夏季日出早、日落晚,白天比黑夜長;冬天日出晚、日落早,白天比黑夜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圖,回答問題。
(1)圖中A地的氣候類型為 氣候,從干濕地區看,A地屬于 ;B地的氣候類型為 氣候,B地屬于 (溫度帶名稱)。
(2)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的界線大致經過 一線,該線大致經過我國一月份 等溫線,與我國 年等降水量線一致。
(3)圖中北京 月為雨季,北京的年降水量比吐魯番的 。造成兩地降水差異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4)看圖分析,北京郊區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是什么?(從地形、氣候特征、溫度帶和干濕地區等幾方面來分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列圖表,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2016年4月世界大地震相關信息表。
材料二 世界板塊及震中位置分布圖。
(1)板塊構造學說是在德國科學家________提出的大陸漂移學說基礎上形成的。科學家發現了一些事例,證明地球表面處在不斷運動和變化中,不能作為例證的是(______)
A.在青藏高原上發現海洋生物化石 B.南極洲發現大量的煤田
C.沖之島漲潮淹沒,退潮露出 D.我國東部海域海底發現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類活動的遺跡
(2)六大板塊中,幾乎全部是海洋的是_____________板塊。
(3)圖中地震A位于______________地震帶,從震源深度看,地震B比地震A________(填“深”或“淺”),因此破壞力更大。地震C處于________ (填“低”“中”“高”)緯度。
(4)科學家通過測量發現,中國北京與美國華盛頓的距離以每年0.5~1.2厘米的速度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約2億年后,中美兩國就會變成近鄰,請解釋原因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小題。
【1】圖中山脈南北兩側的溫度帶分別是
A. 中溫帶、暖溫帶
B. 亞熱帶、暖溫帶
C. 亞熱帶、熱帶
D. 寒溫帶、中溫帶
【2】圖中山脈大致與我國1月份的哪條等溫線一致
A. 20°C等溫線 B. 8°C等溫線
C. 0°C等溫線 D. -8°C等溫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