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某區域經緯網圖”(圖甲)和“地球公轉示意圖”(圖乙),完成下列問題。
(1)A點在B點的__________方向。
(2)B點位于五帶中的__________帶。
(3)當太陽直射A點時,地球運行到圖乙中的_________處,我們家鄉的晝夜長短情況是:__________________。
(4)地球由公轉軌道的②處向③處運動過程中,太陽直射點在___________(南,北)半球向___________(南,北)移。招遠市的白晝在逐漸變___________(長、短)。
(5)一年一度的元旦佳節時,地球運行到的位置離圖中數字_________最近,招遠的晝夜長短情況是___________。
(6)觀察地球公轉示意圖得知,一年中,太陽直射點有規律地在____之間來回移動。
(7)地球公轉至④位置時,我們居住的小區房間內能夠被太陽光照射到的面積為一年中的_______________ (最大、最小)值。
【答案】西北 熱帶 ② 晝長夜短(晝最長,夜最短) 北 南 變短 ④ 晝短夜長 南北回歸線 最大
【解析】
整體該題以讀“某區域經緯網圖”(圖甲)和“地球公轉示意圖”(圖乙)為切入點,考查的是經緯網的判讀、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讀圖分析問題的能力。
(1)根據在經緯網地圖上,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讀圖可知,A點在B點的西北方向。
(2)讀圖可知,該經緯網中沒有出現0°的經線,應根據經度的變化規律:度數向東逐漸增大為東經,向西逐漸增大為西經;南北緯度的劃分都是以赤道為界,赤道以北的緯度稱北緯,用符號N表示;赤道以南為南緯,用符號S來表示;B點經緯度為0°,110°E;熱帶的范圍是23.5°S-23.5°N;北溫帶的范圍是23.5°N-66.5°N;北寒帶的范圍是66.5°N-90°N;南溫帶的范圍是23.5°S-66.5°S;南寒帶的范圍是66.5°S-90°S;根據該地的經緯度可以判斷出B點位于五帶中的熱帶。
(3)讀圖可知,A點的經緯度為23.5°N,90°E;當太陽直射A點時,也就是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對于北半球來說晝長夜短,北極地區出現極晝現象,地球運行到圖乙中的②處,我們家鄉的晝夜長短情況是:晝長夜短(晝最長,夜最短)。
(4)地球的公轉,太陽直射點有規律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①春分日即3月21日;③秋分日即9月23日,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等長;②夏至日即6月22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日出時間最早;④冬至日即12月22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日出時間最晚;地球由公轉軌道的②處向③處運動過程中,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向南移。招遠市的白晝在逐漸變短。
(5)讀圖可知,①是春分日即3月21日;②是夏至日即6月22日;③是秋分日即9月23日;④是冬至日即12月22日。一年一度的元旦佳節時,即地球運行在冬至日與秋分日①④之間,距離④最近,此時太陽直射點由南回歸線移動向北運動。招遠的晝夜長短情況是晝短夜長。
(6)根據所學的知識可知,由于地球的公轉,太陽直射點有規律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
(7)讀圖可知,地球公轉至④位置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日出時間最晚;北半球的地區中影子最長,被太陽光照射到的面積為一年中的最大;我們居住的小區房間內能夠被太陽光照射到的面積為一年中的最大。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問題。
可燃冰是天然氣和水結合在一起的固體化合物,外形與冰相似。同等條件下,可燃冰燃燒產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氣要多出數十倍,而且燃燒后不產生任何殘渣和廢氣,避免了最讓人們頭疼的污染問題。科學家們如獲至寶,把可燃冰稱作“屬于未來的能源”。
(1)寫出下列事物名稱島嶼甲:_______;島嶼乙:_______;國家丙:_______;國家戊:_______;海峽丁:_______。
(2)2017年5月我國首次在_______海北部的神狐海域開采可燃冰成功。
(3)G是四大工業基地中的_______工業基地,其靠近的兩個特別行政區分別是_______特別行政區和_______特別行政區。G工業基地位于我國地勢的第_______級階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我國7月等溫線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我國夏季氣溫分布的主要特點是( )
A.南北氣溫都較高 B.南北氣溫差異大
C.氣溫最低區域在北方 D.東高西低,氣溫差異大
【2】據圖可知,拉薩的氣溫在( )
A.24﹣28℃之間 B.16﹣24℃之間
C.8﹣16℃之間 D.8℃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中學在家鄉開展地理綜合實踐活動。讀下面左圖、右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適合攀巖的是字母_______處。
(2)③④兩條線,可能有河流流過的是______,河流的流向大致為________。
(3)該圖的等高距為_____________米。
(4)通過學習地理,某同學明白了:從地形的角度考慮D、E兩坡_______坡更適宜修筑梯田。請你從圖中為他的結論找出可信的依據:__________________。
(5)圖中③處的地形部位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
(6)量得山頂甲到F的圖上距離約為3厘米,那么它們的實際距離大約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東部沿海地區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 交通便利 B. 地形以山地為主,氣候干旱
C. 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氣候濕潤 D. 工農業發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