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中新社2015年11月8日電,對中國黃土高原進行的水土保持生態考察最新結果顯示,黃河的年均輸沙量已從16億噸減少到21世紀的3億噸左右,減幅達80%。
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黃土高原分布的主要省區有
A.四川、甘肅B.寧夏、內蒙古C.陜西、山西D.河南、山東
【2】人均用水量最多的省區是
A.甘肅B.寧夏C.山東D.天津
【3】近年黃河輸沙量大幅減少的主要原因是
A.生態工程建設B.水庫電站截留C.實施引黃淤灌D.河床人工采砂
【答案】
【1】C
【2】B
【3】A
【解析】
根據黃土高原在中國北方地區與西北地區的交界處,它東起太行山,西至烏鞘嶺,南連秦嶺,北抵長城,主要包括山西、陜西、以及甘肅、青海、寧夏、河南、內蒙古等省部分地區,該地區水土就是嚴重,進行分析解答。
【1】黃土高原主要包括山西、陜西、以及甘肅、青海、寧夏、河南、內蒙古等省部分地區。根據題意。故選:C。
【2】讀圖分析可知,人均用水量最多的省區是寧夏。由于當地氣候干旱,黃河較少有支流匯入,加之平原地區以農業為主,人口稠密,引黃灌溉,生產生活用水增加,因而人均用水量最多;結合題意。故選:B。
【3】歷史上,黃河輸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幾十年來,我國重點開展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的生態建設,使下游年均來沙量大幅減少;結合題意。故選:A。
考查黃土高原地區的地理概況。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氣溫和降水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從赤道向南北兩極氣溫逐漸升高 B. 等溫線密集,表示溫差小
C. 赤道地區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 D. 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亞歐大陸沿東經87°的部分地形剖面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地形區E為______盆地,屬_________氣候,“早穿皮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是其顯著特征。
(2)地形區G、F、E所在省區的地形特征可以總結為_____,其境內古老的一種灌溉方式為________。
(3)地形區C處的自然特征是高寒,其代表的動物為______,主要農作物為________。
(4)我國西氣東輸的起點是_______。
A.G處 B.F處 C.E處 D.C處
(5)A處降水豐富而E處降水稀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南部沿海區域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序號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城市①是________,④是________;鐵路線②是________,海域③是________。
(2)改革開放初期,A省與B地區形成了“___________”的合作模式;目前,B地區與A省形成了新的合作模式,A省發展________業,B地區發展________業,形成了世界先進制造業和現代化服務業基地。
(3)B特別行政區由________、九龍、________三部分及周200多個島嶼組成。
(4)C特別行政區的經濟支柱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臺灣省略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數字①______海,②______島。
(2)A是臺灣省最高峰______ 。
(3)臺灣省人口主要集中在______。
(4)臺灣省著名的風景名勝B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