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特別策劃了“三縱一橫”四條尋訪中國的路線,即東線(A線)、中線(B線)、西線(C線)和北緯35°線(D線)。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 A、B、C、D四條路線中,跨越我國地勢三大階梯的是________線,穿越的路線平均海拔最高的是________線,________線經過的地區大多數為經濟較發達地區,________線沿途可以欣賞到溫帶草原、溫帶落葉闊葉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熱帶季雨林景觀。
(2) A線經過了________個省級行政中心,其中位于北方地區的有北京和 。
(3) B線穿過了一座被視為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分界線的山脈:____________;該線穿過的我國三條大河中,冬春季有凌汛發生的是 ,支流最多的是 。
(4) C線經過了我國兩個省級少數民族自治區,一是 ,二是 。(寫簡稱)
(5) D線的起點連云港瀕臨我國四大海域中的 海,而經過的隴西是 省東南部的重要城市。
【答案】(1)D C A B (2) 5 鄭州 (3)秦嶺、黃河、長江(4)藏 新 (5)黃 甘肅
【解析】本題考查三級地勢階梯的概況與各級階梯的主要地形區, 我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和位置。讀圖可知,(1)圖中D線經過我國東西部,跨越地勢三大階梯;C線經過青藏高原地區,穿越的路線平均海拔最高;A線位于我國的東部地區,經過的地區大多數為經濟發達地區;B線沿途可以欣賞到內蒙古的溫帶草原、北方地區的溫帶落葉闊葉林、南方地區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熱帶季雨林景觀。(2)A線經過了5個省級行政中心,分別是北京、河南省的鄭州、安徽省的合肥、湖南省的長沙、廣東省的廣州;其中,位于北方地區的行政中心是北京和鄭州。(3)B線穿過了秦嶺,秦嶺是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分界線;該線穿過了我國的黃河、長江、珠江三條大河,其中黃河位于北方地區,冬春季有凌汛發生;長江和珠江位于南方地區,冬季不結冰,沒有凌汛發生;長江是我國的第一大河,是我國支流最多的河流.(4)C線經過了我國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西藏自治區兩個少數民族自治區。(5)D線的起點是位于江蘇省東北部的連云港市,它瀕臨我國的黃海,而隴西是甘肅省西部的重要城市。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長江和黃河發源于___________高原,共同流經的省級行政區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黃河和長江的流向均大致為自西向東流,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3)長江注入___________海,黃河注入___________海。
(4)我國啟動的天然林保護工程,對長江和黃河可能產生的影響是
A.徑流量增加
B.泥沙含量減少
C.水能蘊藏量增加
D.流域面積增大
(5)為了有效緩解黃河斷流現象的再發生,保證下游地區水資源穩定供應,國家應加大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一帶一路”是2015年區域發展的首要戰略。讀“一帶一路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陸上絲綢之路”東起我國陜西省的 市,向西出新疆、經中亞、西亞,俄羅斯的首都 ,最后到① 洲的鹿特丹港。
(2)下面內容是中國船員國強7月1日從廣州港沿“海上絲綢之路”航行途中寫的航海日志片段,根據所學地理知識將其補充完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問題.
(1)將代表下列地理事物的字母填在圖中恰當的位置.
A.亞洲
B.太平洋
C.南美洲
D.大西洋
E.大洋洲
(2)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___________運河.
(3)全部分布在北半球的大洲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洲是_________,和南極洲不相鄰的大洋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左圖中,①②③④地均位于大西洋兩岸的陸地,則④大洲是
A. 歐洲 B. 南美洲 C. 非洲 D. 北美洲
【2】某地全年高溫,7月干燥草木枯黃;1月濕熱,植被茂盛.該地位于右圖中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A處地形為________,E地形部位是________。
2、圖中abc三處,不屬于河流的支流的是______;
3、若將小河水引向療養院,圖中有兩條計劃線路,①、②線路中合理的是________。
4、擬從甲處向乙處修一條公路,③、④線路中,較為合理的是________。
5、為促進當地旅游業發展,計劃在ab兩條河流中海拔100-500米之間河段開展大眾化的漂流活動,從安全的角度應選擇_______ ___。 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