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某區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脈A是_____山是山西省和河北省的界山,西側地形區甲最嚴重的環境問題是_____ ,乙地區幾乎每年都要發生的自然災害是_____ 。
(2)圖中山脈B是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經過的地方,C所在地的主要糧食作物是_____ 。
(3)經過城市F→D→E的鐵路干線是_____ 。
(4)關于圖中山脈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它是我國三級階梯的界山之一
B.北側山腳下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
C.它是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界線
D.它是我國東西走向的山脈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下圖為我國長江、黃河、珠江和塔里木河的流量年變化曲線圖,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1】甲、乙、丙、丁四條河流中,屬于內流河的是( )
A.甲河B.乙河C.丙河D.丁河
【2】關于我國河流的描述下列不正確的( )
A.內流區主要分布非季風區B.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受季風氣候影響
C.秦淮線以北的河流水量大,汛期長D.塔里木河是我國最大的內流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法國和日本略圖,完成以下小題。
【1】有關兩國位置和自然環境相同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都位于溫帶地區 B. 都瀕臨太平洋
C. 都有溫帶海洋性氣候 D. 都是以丘陵山地為主的地形
【2】有關兩國社會經濟相同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工業都很發達 B. 都是所在大洲出口小麥最多的國家
C. 都是東西方融合的文化 D. 旅游業都較落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地區對應的耕作制度各自是什么?(選項:一年三熟、一年兩熟、兩年三熟、一年一熟)
①東北地區:
②華北平原 :
③長江中下游平原:
④海南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日本和青島相關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1)日本是東亞島國,領土中面積最大的島嶼是____________,主要的地形類型是____________。
(2)日本海沿岸年平均降雪量在400毫米以上,在日本被稱為“特別豪雪地帶”試分析日本海沿岸冬季降雪“特別豪”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3)將圖中日本工業分布特點填寫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青鋼由李滄區北部搬遷至青島西海岸董家口臨港產業區區緊鄰40萬噸級礦石碼頭,并建了青鋼專用礦石泊位和鋼材發運泊位,降低了運輸成本結合以上信息和圖分析青鋼搬遷到董家口港區的優勢: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讀印度農作物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小題1)印度農作物分布具有明顯的區域性,這種區域分布的主要依據是( )
A. 適應不同地區農民的種植習慣
B. 符合不同地區居民的消費習慣
C. 有利于實施機械化、專門化生產
D. 充分利用各地氣候、地形等自然條件
【2】(小題2)印度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 )
A. 降水不穩定,旱澇災害頻繁
B. 農業生產技術十分落后,現在糧食仍不能自給
C. 高原面廣大,平原面積狹小,可耕種土地比重小
D. 軟件產業的發展吸引了大量勞動了,造成勞動力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以下地理界線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界線的描述,你認為正確的是( )
A. ①線是我國一二階梯分界線
B. ②線是大致是我國南北方的界線
C. ③線是400mm等降水量線
D. ④線是人口地理分界線
【2】②線兩側南北差異顯著,你認為造成差異的主導因素是( )
A. 地勢 B. 氣溫 C. 降水 D. 土壤
【3】根據因地制宜原則,甲乙丙丁發展農業正確的是( )
A. 甲—畜牧業 B. 乙—種植業
C. 丙—林業 D. 丁—漁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