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圖文,回答下列各題。
珠江全流域年降水量豐富。西江為珠江最大支流。紅水河屬于西江上游,全長659km,落差達254m:西江中下游河段全長343km,落差僅24m。紅水河水域耕地面積、人口僅為西江中下游流域的一半多,而西江中下游流域的國內生產總值是紅水河流域的5倍以上。
(1)根據紅水河的流向判斷該河段流經地區的地勢特征為_______,與西江中下游河段相比,此河段水能資源更豐富,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一直以來都有“廣西東大門”之稱的是_______市, 由于上游有眾多支流匯入,來水量大,使該城市在夏季經常受到_______災害的威脅。
(3)河流入海口處是我國著名的_______(填名稱)工業基地,開發紅水河流域為其發展提供較充足的能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香港、澳門地狹人稠,用地緊張,建設高層建筑和_______造地成為香港。澳門擴展城中用地的重要方式。
(5)2008年廣西政府提出打造西江“億噸黃金水道”的重大戰略。請根據圖文信息,簡述西江航運價值高的原因。
【答案】(1)西北高,東南低;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水流急 (2)梧州;洪災 (3)珠江三角洲 ;水能 (4)填海 (5)西江中下游干流河段水量大,水流較為平穩,流經珠江三角洲地區,航運價值高;流域內人口和城市密集,經濟發達,對航運的需求量大。
【解析】
(1)由圖可知,紅水河由西北向東南流,說明圖示地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紅水河位于珠江上游,流經我國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所以水能資源豐富。
(2)梧州一直以來都有“廣西東大門”,由于上游有眾多支流匯入,來水量大,使該城市在夏季經常受到洪災災害的威脅。
(3)讀圖可知,紅水河流域水能資源豐富,建有好多水電站,可以為珠江三角洲提供清潔的能源;紅水河流域礦產資源有錫和錳,可以開發當地的礦產資源,發展工業的原材料;珠江三角洲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可以為珠江三角洲提供工業產品的銷售市場。
(4)香港、澳門高樓林立,依山而建,人多地少,為了彌補城市建設用地的嚴重不足,長期以來,港澳一直采用“上天下海”方式,一是建設高層建筑,二是填海造陸來解決城市用地問題。
(5)西江中下游干流河段水量大,水流較為平穩,流經珠江三角洲地區,航運價值高,為珠江三角洲地區提高豐富的水源;流域內人口和城市密集,經濟發達,對航運的需求量大。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中學研究性學習活動小組五名同學,在進行亞歐大陸氣候課題研究過程中,發現了一些有價值的問題,請發揮你的智慧,積極參與他們的研究。
問題探究
(1)小芳發現地處亞歐大陸中緯度地區的①、②、③三地氣候變化有以下規律:由①到②到③,氣溫年較差逐漸加大,而年降水量卻呈現出遞減趨勢。請你解釋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玲玲發現一奇特現象,④地區雖然與長江中下游平原地處同一個緯度,但兩地氣溫在同一季節卻出現了20 ℃的溫差。你認為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3)小明需了解到山東的氣候類型,能用圖乙中B圖表示。請你嘗試從氣溫和降水兩方面描述氣候類型特點_________。
(4)小偉登錄網站查閱資料時,一則意大利冬季發生洪水災害的報道引起了他的注意,你認為這一報道可信嗎?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地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圖幅大小相同的重慶市地圖比忠縣地圖反映的內容更詳細
B、繪制學校平面圖宜采用小比例尺
C、在地形圖上,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度較緩
D、在地圖上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與①④兩區域的分界線大致相同的是
A. 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界線B. 南方與北方的界線
C. 熱帶與亞熱帶的界線D. 地勢二、三級階梯的界線
【2】下列關于四大地理區域的說法,正確的是:
A. ④區傳統民居為蒙古包,適應游牧生活B. ③區沙塵暴氣象災害頻發
C. ②區最顯著的自然特征是“高、寒”D. ①區年降水量一般少于800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旅游途中,小雄同學在超市購買了一瓶礦泉水,商標上注有“豫衛食證字[2004]第**06”字樣,于是他斷定此礦泉水注冊于( )
A. 江西省 B. 河南省 C. 貴州省 D. 陜西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不明物體墜落在62°N,65°E的地方。根據下面的經緯網完成下面小題。
【1】要尋找不明物體,應到(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2】不明物體墜落在( )
A. 東半球、南半球 B. 東半球、北半球
C. 西半球、南半球 D. 西半球、北半球
【3】從內江(30°N,105°E)出發到圖中四地考察,距離最近的是(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