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自2018年起,將每年秋分日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據“央視播出的豐收畫卷及中國農產品主要建設規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豐收節是我國__________(民族)的傳統節日,該民族主要生活在我國第一大島上。
(2)參照圖中A框的描述,完成B框內容。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3)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以東,中國農產品主產區大多呈片狀分布,主要影響因素是_________;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以西,中國農產品主產區呈條帶狀分布,主要影響因素是_________。
(4)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試對C地區進行農業規劃___________,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
(5)“21世紀誰來養活中國?”中國用不足10﹪的耕地,養活了地球上20﹪的人口。分析創造這樣一個奇跡的主要措施_________。
(6)你認為我國今后農業發展的方向是________。
A.努力開荒,增加耕地
B.依靠大量進口糧食保證糧食供應
C.增加農業勞動人口,提高農產品產量
D.穩定糧食生產,實現優質、高產、生態農業,發展多種經營
【答案】高山族 水田; 一年兩熟到三熟(一年兩熟) 地形 水源 C處可以發展畜牧業 這里草場廣布(四大牧場之一)(意思合理即可) 采用科學技術提高糧食的產量(合理即可) D
【解析】
(1)豐收節是我國高山族的節日,高山族主要分布在我國的第一大島臺灣島上。
(2)讀圖可知,B描述的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位于我國南方地區,所以耕地以水田為主,作物熟制是一年兩熟。
(3)讀圖可知,400毫米等降水量下以東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形平坦,水源充足;耕地面積廣大,所以農產品主產區大多呈片狀分布,而西部地區屬于半干旱和干旱地區,降水稀少,種植業主要分布在有河流的地方或者水源的地方,多呈條帶狀分布。
(4)C地區是我國的青藏高原,地勢高,草場廣布,所以適合發展畜牧業。
(5)中國的耕地面積少,人口多,中國用不足10﹪的耕地,養活了地球上20﹪的人口,這主要得益于我國采用科學技術提高糧食的產量,單位面積產量高。
(6)科學技術就是生產力,我國堅持科技強國戰略,所以我國今后農業發展的方向是穩定糧食生產,實現優質、高產、生態農業,發展多種經營。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7﹣8月暑假期間.甲、乙、丙、丁四位同學分別到四個不同的地點旅游.回校后他們各自描述了自己的所見所聞.你對他們如下描述,認為可信的是( )
A.甲:我去了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期間經常下雨
B.乙:我游覽了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度
C.丙:我去了阿拉伯半島,這里熱帶雨林面積廣闊
D.丁:我到了亞洲最發達的國家﹣﹣日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