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東北地區和黃土高原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東北地區和黃土高原都位于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________。
(2)兩地區中,作物熟制為一年熟一的是________。
(3)水稻喜高溫、喜水。東北地區水稻種植面積廣,是世界水稻種植緯度最高的地區。試
分析其氣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東北地區示意圖中的陰影部分是________工業基地。
(5)黃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________,其最大的生態環境問題是________。
【答案】北方地區 東北地區 夏季普遍高溫,雨熱同期 遼中南 地表破碎,溝壑縱橫 水土流失
【解析】
根據中國幅員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區域;北方地區位于秦嶺——淮河以北;地形以平原、高原、丘陵為主;耕地類型以旱地為主,適宜種植小麥、玉米大豆等;資源豐富,重工業發達,進行分析解答。
(1)從四大地理區域上劃分,東北地區和黃土高原都位于我國北方地區。
(2)作物熟制一年一熟的是東北平原,華北平原作物熟制為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
(3)我國夏季普遍高溫,雨熱同期,水熱條件配合得當,使農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長期內,能夠得到充足的熱量和水分,因此中國喜溫作物的種植界線,比世界其他地區的緯度要高得多,故在東北地區可以種植水稻。
(4)東北地區資源豐富,主要的礦產資源有煤炭、石油和鐵礦,這里工業基礎雄厚。由圖可知,圖中的陰影部分是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遼中南工業基地。
(5)黃土高原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從地形,氣候,植被以及農業生產等方面均表現出明顯的過渡性;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分布區。黃土高原地表破碎,溝壑縱橫,塬,墚,峁等黃土地貌分布廣;水土流失嚴重,旱澇災害頻繁,生態環境脆弱。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新疆發展農業生產的合理措施是
大面積種植水稻,發展綠洲農業
②推廣節水技術,發展節水農業
③種植葡萄、紅棗等,發展特色農業
④改變粗放經營方式,合理發展畜牧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全球變暖使北極海洋運輸航線的開通逐漸成為可能。讀“北極東北航線和西北航線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圖中①處沿東北航線航行,終點為________洲。
(2)若夏季在兩條航線上航行,乘客可能看到的景象是_________。
①可愛的企鵝 ②漫長的極夜 ③因紐特人在捕魚 ④漂浮的冰山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關于北極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________。
A.北極地區都是海洋 B.北極地區比南極地區更冷
C.黃河站是我國在北極地區建立的科考站 D.北極地區可大量建居民點,發展旅游業
(4) 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的氣候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多狂風的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國家強調推動長江經濟帶協同發展。讀“長江經濟帶區域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長江流城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①是________,長江最大的支流②是________。
(2)長江三角洲乃至長江經濟帶的龍頭城市是________,其所在地區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答一點即可)。
(3)云南省位于長江上游,在整個經濟帶協同發展中,可以提供給東部地區豐富的________
(能源)資源。
(4)長江經濟帶能夠實現東部沿海與中、西部協同發展,其最有利的條件是________。
A.巨大的航運價值 B.豐富的生物資源 C.豐富的水資源 D.豐富的礦產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俄羅斯某地區人口分布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人口主要分布在( )
A. 東北部 B. 西北部 C. 東部 D. 西南部及南部
【2】影響圖中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緯度 B. 海陸 C. 地形 D. 土壤
【3】由該地民居可以推斷此地氣候特點是( )
A. 全年氣候干燥 B. 冬季多雪 C. 全年高溫炎熱 D. 全年濕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分析下表和“我國干濕地區劃分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表分析,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的特點是:冬季南北氣溫差異 ,越往北氣溫越 ,
(2)我國干濕區劃分示意圖中,字母A表示 地區,D代表 地區(填干濕地區名稱)。A與D的分界線大體上經過 (山脈)— (河流)一線,該線與我國______mm年等降水量線大體一致。
(3)影響我國的夏季風①是 季風和② 季風。受夏季風的影響,我國降水空間分布具有 的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婁底)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8 000~10 000年前的青藏高原,曾經水草豐美,古人類在廣闊的草原上過著狩獵生活,后來青藏高原不斷隆起,氣候變得寒冷干燥,人類被迫遷出……一部分向南進入“藏彝走廊”,不斷地分化、演變形成了藏、彝、羌、怒、普米、獨龍、珞巴、門巴、哈尼、納西等十個少數民族。
(1)青藏高原不斷隆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地(陰影區域)種植的主要糧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藏彝走廊”屬于____________(地形區)。從自然地理原因分析,“藏彝走廊”在人類的遷徙過程中,為什么成了“少數民族的孵化器”?
(4)考慮“藏彝走廊”生態環境的脆弱性,專家建議進行大規模“生態移民”,你是否贊同,請簡要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