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對于AB分界線,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濕潤地區與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
B.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C.800mm年等降水量線
D.一月0℃等溫線
(2)C所在地區種植的糧食作物主要是:;D所在地區種植的糧食作物主要是:。造成C、D兩地區熟制和種植糧食作物種類差別的主導原因是:因素
(3)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以耕作業為農業主要生產方式的區域是:南方地區和;以畜牧業為農業主要生產方式的區域是青藏地區和。
(4)由D到C冬季的氣溫逐漸 , 我國冬季氣溫的分布特點是。
【答案】
(1)B
(2)小麥;水稻;氣候
(3)北方;西北
(4)降低;越往北去,氣溫越低,且南北溫差很大
【解析】考查了我國四大地區的地理分界線,考查全面細致,難度適中。(1)圖中AB線也就是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四大區域中,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800mm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溫度帶中,暖溫帶與亞熱帶分界線;干濕地區中,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分界線;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分界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分界線;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線等。(2)中國是傳統的農業大國,糧食生產歷史悠久,受氣候的影響,具有明顯的地域分布特征。D南方屬水稻集中產區,C北方屬小麥集中產區,玉米、豆類、薯類的種植則相對分散。(3)在四大區域中由于各地氣候土壤等因素的影響,生產方式也有很大不同,以種植業為主的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以畜牧業為主的是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4)我國地域遼闊,地跨眾多的溫度帶和干濕地區,加上我國地形復雜,地勢高低懸殊,更增加了我國氣候的復雜多樣性。我國冬季南北氣溫差異大,D南方溫暖,而越往C北氣溫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溫。所以答案是:(1)B;(2)小麥;水稻、氣候;(3)北方;西北;(4)降低;越往北去,氣溫越低,且南北溫差很大。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東南亞位于亞洲的東南部,是我國的近鄰,也是海外華人最集中的地區。讀東南亞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東南亞簡圖
材料2:據資料統計,2004~2013年以來,印度尼西亞每年都有強烈地震發生。2004年12月26日。地震震級曾達到9.3級,并引發海嘯,波及多個國家,共造成20多萬人死亡或失蹤。北京時間2012年4月11日l6時38分,印度尼西亞北蘇門答臘西海岸發生里氏8.7級地震,印尼政府估計在這場地震中流離失所的災民人數超過了34萬,受到嚴重損毀或是完全被毀的房屋數量達到了217000座。
(1)A所在的區域屬于半島。從該半島山脈、河流的分布狀況概括其地表形態特征:
(2)印度尼西亞地震活動頻繁發生,且危害嚴重。試運用板塊構造學說簡要解釋該地區地震多發的原因。
(3)M處是世界著名的海峽,該海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表現在
(4)B島屬于氣候。下面兩幅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中,能夠反映該氣候類型特點的是。
(5)東南亞各國普遍種植水稻,盛產優質稻米。試分析東南亞種植水稻的有利氣候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中ABCD 分別表示的是我國四種農業生產地區,回答下面小題
(1)秦嶺——淮河在圖中的位置應是( )
A.A地區和B地區之間
B.B地區和C地區之間
C.B地區和D地區之間
D.A地區和D地區之間
(2)能大面積種植水稻和甘蔗等農作物的地區是( )
A.A地區
B.B地區
C.C地區
D.D地區
(3)對于D地區的敘述最恰當的是( )
A.是氣候干旱、沙漠廣布的地區
B.是以大草原為主的畜牧業地區
C.是以山地牧場為主的牧業地區
D.兼跨了我國的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2006~2011年中國(除港、澳、臺外)人口數量及自然增長率變化情況圖”,完成下面小題。
【1】根據圖可知,2006年到2011年,我國人口變化的趨勢是
A. 人口總量停止增長
B. 人口總量呈逐漸下降的趨勢
C. 人口增長速度越來越快
D. 人口總量增加,但增長速度下降
【2】有關我國人口增長問題的敘述,正確的是
A. 人口基數龐大,出現負增長最好
B. 人口增長越慢越好,最好停止增長
C. 地大物博,人口增長再快也無妨
D. 人口增長必須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下圖為我國東海防空識別區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已標注出我國四大海之一的東海,還有三大海分別是:渤海、黃海和 海。
(2)東海防空識別區內包括了我國一直堅持巡航的 島。
(3)我國領土最西端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帕米爾高原,我國最南端位于 省(填省級行政區全稱)的曾母暗沙。
(4)有關我國疆域、人口、民族的敘述正確的是( )(單項選擇)
A.從緯度位置看,我國領土跨北寒帶、北溫帶,沒有熱帶
B.我國共劃分為34個省級行政區域:22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3個特別行政區
C.我國民族分布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特點
D.目前,全球華僑和外籍華人廣東、廣西兩省(區)為原籍的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北方地區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山脈名稱:a是 , b是。
(2)位于a山脈兩側的地形區:d是 , f是;位于b山脈兩側的地形區:c是 , e是。
(3)請你列舉出兩種濕地的功能。(2條即可)
(4)東北地區農業生產條件好,開荒面積廣大,雖然增加了糧食產量,但嚴重破壞了濕地環境。為保護濕地,應該采取的措施有。
(5)東北地區的主要氣候為 , 這種氣候的特點對農業生產極為有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發展中國家經濟落后,生活艱難。“南”諧音“難”,故把發展中國家稱為 “南”
B. 發達國家多位于北半球,稱之為“北”,發展中國家多位于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稱之為“南”
C. 發達國家都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員,所以稱發達國家為“北”
D. 南美洲、非洲南部、南亞的國家多貧窮,所以稱發展中國家為“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